|
]; V _$ v$ o$ K/ K5 v- J \, a* z5 I7 Q7 ]1 `: u
9 S/ ?+ t$ k! T2 I% R
( x# c# k* W8 w/ |4 G* b- Y; n* J0 P. L作者:韦青 微软中国CTO8 K; {1 H; `1 Z! K! v
来源:混沌学园(ID:hundun-university)
7 b: v% a) k5 l: x" sChatGPT怎么突然就火了?
$ n z2 D1 l$ u2 Y1 e e+ t: @他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当你埋头在屋子里面,研究最新技术进展,比如现在的最火的ChatGPT,出门一看,好像满世界的人都把它当成了很新鲜的事情。其实ChatGPT3.0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它两年前就有了。它的结构、基本原理也存在很多年了。" L+ F$ c3 k9 m1 V7 K4 |
这轮技术到底是什么?ChatGPT真的会思考吗?9 X9 }' T% i* Z0 h$ \
他说,"这轮技术,大概率就是把我们的知识进行提炼……机器是不会想的,想这个词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如果你硬把这种能力视为"想",不能说错与对,但它会误导你对机器的判断、理解和定义。"# B) C: U: ^6 o! ~7 S* @+ J
ChatGPT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7 ^ G4 C( t- l: H' Y! P
他说,"Sam Altman(OpenAI CEO)那批人就是坚信大模型大力出奇迹,就能够表征人类的知识,就这么简单。"$ l i% ?' {6 u0 F
……8 ^) q9 ]( B5 I3 r7 n% f3 R
ChatGPT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将替代人类工作?我们人类又该如何与之共存?* N7 J+ w7 m- t
3月25日,韦青在直播中从利用工程师的底层视角,为大家揭开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探寻ChatGPT为何全球爆火。6 { b7 J3 s" x6 v4 b8 l& g
韦青老师说,"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每天好像都是见证时代的一天。由于我们的工作背景,在技术领域、在微软,能看到更多现象,我想跟大家讲,首先看到任何现象,先不用感到惊讶。帷幕刚拉开一角,舞台尚未完全展开。": f5 Q5 @+ f3 t3 s: ?
以下是3月25日直播课堂笔记。
2 L6 O7 w1 G v) t8 ?3 f4 [" P* `1
6 H' h. d9 y( P/ Y) W比真还真的时代
* d+ L4 f% U u! i5 T2 H. A( C7 f1. 我们需要通过ChatGPT理解什么?
2 d& |" ]/ n" z* o( ?+ j* b$ A- _% n8 \GPT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但GPT3模型两年前就培训出来了。GPT4的出现让人惊艳,但去年8月份它就已经被训练出来了。
, k; I9 M' g6 f" c% w }什么意思?ChatGPT实际上是冰山一角。当我们看到某些现象出现的时候,某种意义来讲,这件事已经结束了。而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ChatGPT现象会层出不穷。8 ~* H( s- o6 ?3 D/ ?7 m
再追逐冰山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我们要尽快通过浮起的冰山,去理解我们可能进入了一片冰山丛生的海洋。& _& U+ P1 ]5 U' V4 z- H: R
从一个本质性的构成来讲,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时代是物质构成的。有地、有粮、有人就等于有权力,有生存的空间;工业时代如果你有能源、有动力,比有粮食还具备竞争力;到第三阶段,人类发现信息也是构成世界的一种本源性的存在。思想受什么影响?信息。
' K G/ H0 f3 c8 b0 a0 L无论是麦克卢汉,还是鲍德里亚的理论,都已经强调了信息、电子信息的出现,可能会使人类社会的结构、边界、性质、方式都发生变化。7 N% d4 m9 a& b- l$ G3 K \
麦克卢汉最出名的理论是地球村。请想象一下,在父母辈的时代,朋友大部分是单位的同事,来自家族、村子、单位。仅仅过了几十年,现在你的朋友圈还受公司约束吗?3 L5 b7 |* ^8 ]: m7 d
鲍德里亚的观点是,如果人类无止境地或者完全泛滥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比真还真的时代,那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文字,你觉得它是真的吗?) Y, U0 f% N( |8 \! Q, G
鲍德里亚说的"比真还真"的时代,它已经来了。/ @) h4 c) P2 q& D' ]( a, ]
2. 语言是思想的边界,技术是思想的实现7 r' o. q3 x5 Z: H* @4 n+ R4 o
这几个月太热闹了,或许先不需要这么快下结论。当你埋头在屋子里面,研究最新技术进展,比如现在的最火的ChatGPT,出门一看,好像满世界的人都把它当成了很新鲜的事情。
4 v3 L3 k5 h9 y3 D, F( gChatGPT3.0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它两年前就有了。它的结构、基本原理也存在很多年了。, h3 U; G/ l2 Q
语言是思想的边界,这是维特根斯坦说的,但我要给他再加一句话,技术是思想的实现。
7 ^; z* x0 v' T, }# @我们忽略了一点,能够把技术开发出来,先得有一个思想。ChatGPT,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提取已经被沉淀、被记忆的知识的一种交互方式,底下什么?是基础模型。像谷歌的BERT,Facebook的LLaMa。9 H. {- ?2 v: S! T4 ^& h
为什么GPT现在那么火?它背后是OpenAI的技术信仰,再加上微软的Satya(微软CEO)、Kevin Scott(微软CTO)这些人的技术信仰的结合。这些人都相信,靠大量的语料和海量的计算,能够产生出对于知识的沉淀和应用。- E8 T1 i$ [% e# w8 D
Sam Altman说,GPT走出的第一步,是拿把人类知识先沉淀下来。就像先把玫瑰花蒸馏成玫瑰精油。; ^! u6 y5 f( J4 `
但精油太浓了,你要使用的话,需要调和。所以第二步,就是用Instruct(指令)的方法,用提示词的方法,把精炼的玫瑰精油,滴到沐浴露中去。
* A/ R5 g& z3 |7 \& C) }但是,这件事没被证明可行之前,某种意义上是完全要靠信仰支撑的事情。有多少人敢这么做?又要花人力、花时间、花海量的金钱,结果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某种意义上,它的成功也可以理解成幸存者偏差。- N. Q: n& Y; s$ y( Q3 L5 c6 D
我认为你要赞叹的,不应该是ChatGPT的模型多么伟大,而是它背后耐得住寂寞、怀疑的这种定力、决心、信心,这已经是一种技术信仰了。
) U- T7 K) g4 n8 b0 F4 H0 t: c我们有没有对于工具、对于数字化技术的技术信仰?这才是我们应该问自己的。( ^2 g4 N2 o9 P( g) k" B$ u8 p r& M2 E
认知达到信仰的层面,才能够选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尽管今天还走不通,但你就认为这条路可以走,因为第一性原理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只不过人类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还证明不出来。 \) U+ e# Y/ k: n
7 |! Z' Y1 R. }9 n; o
另一个例子是SpaceX。它成功了,大家都觉得太牛了。但当马斯克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哭了。他说当时我认为火箭可以回收,但NASA、所有大咖级人物、科学家都跟他讲,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 q( T8 C# Q$ ^, x: |4 L/ }- R \: f% H* z: h3 x& B4 J
OpenAI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它在2023年1月忽然出名,怎么可能?它背后有太多的辛酸、坚持、疑惑、摇摆,只不过坚持下来了。1 ~; Z' f$ b H2 c' [9 w Q
/ t) u6 M- X1 o
. m0 g& }8 i5 t7 B' H$ q( P
9 R. T# A- f$ k l
3. 现在的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思想力2 x! f. ?2 ~9 q \. X, x% C* V' W
这一轮技术,大概率就是把我们的知识进行提炼。知识哪来的?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所写所说,落成的文字、视频、语音,经过数字化之后,被机器去提炼,建成一种模型,变成知识沉淀下来。9 K6 W4 C8 q+ n p3 [, A& H7 O
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很神奇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种能力,能记住人类所有的知识。
N8 s2 ? q6 N/ U) Q有些人觉得,机器会涌现出一些思想能力。确实,它会表现成思想能力。但如果你知道它的算法是如何做出来的,你还是会形成自己的判断。, a, j3 \+ Q, w E, C2 h
我要想先声明一下,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现象产生不同的解读。我的解读是,现在的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思想力,是把人类知识记忆之后的一种使用能力。% y, g9 F4 y2 Q/ [
机器是不会想的,想这个词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如果你硬把这种能力视为"想",不能说错与对,但它会误导你对机器的判断、理解和定义。 R; K% b/ h- G: _
4. 做一个思想实验,这轮技术到底是什么?. x2 P! F2 b+ B; r" i: R
% H/ ?; e3 l! u1 l% _
# d/ ]# J4 a) b
2 k! k" w! g( m! Z0 [# B# P如果我们发现了,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植物中蒸馏出它的油性。请问,花园甲跟花园乙的拥有者,做同样的事情,最后的价值会是怎样的?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对社会的影响力会大不相同。
+ b+ T! a) s- c: ]3 d花园甲的拥有者,会怀疑提纯机器不行?还是会痛定思痛,发现原料有问题?5 ?9 f, o) n5 r
当我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已经受过很多降维打击了。当物质、能量变成信息的时候,会带来更加降维式的打击。
5 { e$ l! p# e( y2 w8 h2 Y这种竞争方式,已经不是技术能力的竞争,有钱没钱的竞争……而是文明在一较高低。2 O' m1 V7 i! C7 ?
你的文明所表现的形式,能否被新一代的会思考的机器学到、吸收到,并且让它的行为方式对你有利?
" x, D! g$ p3 R: U, o( Q+ DChatGPT刚火的时候,知乎股价飞涨。在中国,具备语言语料的网站绝对不止知乎。为什么它涨得那么厉害?我没做过详细统计,但我认为,知乎的花园可能类似于花园乙。% L$ p; }# f3 ~ J0 G% U
我们再扪心自问下,贵公司、贵机构、贵组织,你们的知识的表现形式、呈现方式,更像是左边还是右边?你未来如何跟具备这样能力的公司竞争?
9 u/ |( d( y9 L) _% \如果你的信息,无法沉淀成能被机器学习的知识。这一轮的机器能力,你能够利用到的概率就大为降低。2 {6 `) k( G1 M7 Z- a; P" u; r
2) ?3 E0 h( V( q3 P) b$ d. S
机器文明,冰山一角$ d* z1 `" ~5 u5 a/ y
时代的巨变有个好处,不管你多么先进,多么落后,在这个时代又拉平了。
4 n8 q- K$ f" O6 w微软CEO Satya说的刷新,Hit Refresh就是此意,重来过一遍。在这一轮的技术潮流下,我们如何重新获得定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6 U+ O; y* Z* L0 n. U
1. 冲着ChatGPT创新,等于拎包入住而没有自己的地基
" b; g. i6 B5 [+ R0 |* H- B: N古人有一句话叫"圣人畏因,凡人畏果。" 有了理念、信仰、追求,才能产生结果,如果我们只抓着结果,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d, a- Q8 V% G6 T* f% f7 A0 E
拿ChatGPT来举例子。当我们看到这个技术结果的时候,要相信它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 ~7 m$ g7 ? a2023年1月,微软CEO Satya和Sam Altman(OpenAI CEO)的合照在网上很火,他们跟大家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和技术的进步。但其实在2016年,双方已经开始探讨了。( E* Q# F L' ]
" ^; F. d2 B# l/ O
( Q$ A+ Q8 \4 S4 A+ I/ ^/ W" L4 u. L# y6 K8 U/ P) v7 U7 O# Z
OpenAI的成长,也是在不断摸索的。大家可以看一本书,《深度学习革命》,以OpenAI这批人为代表的深度学习实践者和探索者们,怎样从当初对谷歌人工智能产生一些担忧,到成立这间公司。一切都是有脉络可循的,是几十年的摸索、试错,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v" g3 k: i: ^2 l+ V$ f, N如果我们冲着GPT的模型去了,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我把它称之为拎包入住。, L! v ^; j; G b6 T% L
大家想象一下,一片未开垦的土地,长满杂草茂木。但有人把它开垦出来了,又根据土地的特点,设计出人类能够居住的房屋,把楼给造起来了,再找一些设计师精装修。最后招商引资。. X/ X, C4 x7 u/ s
这时我们都看到了趋势,发现只要找个50层以上的公寓房做生意就能够大赚特赚,就拎包入住了。当时确实大赚特赚了。但若干年之后,文明变了,潮流变了,50层以上的房屋不受欢迎了,你怎么办?) t! t/ S3 C4 z! _6 X) E- B5 I
OpenAI有很多算法,很多工具,它曾经在机器人上投资,现在有人去看它的机器人吗?ChatGPT只是它在众多的尝试中,凑巧发现了一条路可以往前走。你要跟着它这条路走,有点像守株待兔,认为兔子永远会撞在这棵树上。; z8 P* A, u# d# U7 Q- }
我认为,其实各位可以在这一轮,去看OpenAI的理念,最早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愿景是什么。
: b# F' {- p5 m2. ChatGPT的冰山下面是什么?
l/ m0 e" K5 I+ @$ o0 H# ]$ h& \: Z2 @如果说我们看到了冰山一角,下面是什么?
6 o- v, M& r; ]+ b* n* e拿ChatGPT举例,它下层有两类支柱,产物、产出它的人。别只关注ChatGPT或GPT4,去看更深层的东西。# \ z/ s' }$ n( v) K; d1 I/ ?2 d, U
p7 y; g$ n5 g1 s7 W; c
- ^7 U9 K, |' Q; w+ e) x9 U$ A* n2 P3 v+ ?; W) q
一方面是大语言模型,赖以沉淀人类所有的知识,或者是能够被它学习到的所有知识的机制。是Transformer/RNN/CNN/LSTM,是用数学的方式,表征物理世界和人类知识与行为的特征。
% I: _+ X5 Y. T1 Y* Z0 t另一方面,OpenAI,也是由人构成。公司就是由一批志同道合者构成的一个组织,去完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一个目标。
) U% B: s [% c* l4 e& H/ ]; G这些人才是一批有科学修养的,又有工程实现能力的,又对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第一性原理有深刻理解的。更关键的是,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坚信做这件事是对的,是有用的。
1 B6 ?6 Z" _% y4 i+ p' A# G+ H& G$ z其实有很多人正因为OpenAI所谓的成功,反而离开了,因为觉得愿景不一样了。这是它的人才特征。2 g6 s3 ]7 g6 U6 v
人才特征的背后又是什么?容错、合作、开放的文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风格,配合的风格,彼此交流的风格。
# ^, p: U% d/ v; b8 C4 H如果我们连办公场所都严格要求,老板、员工分级坐,等级森严,是很漠然的群体,有可能做成这件事吗?9 b* K3 C0 b& m! [
我自己也是管理者,感触还蛮深的。各个企业的文化真的不一样。有开放的、有封闭的、有严厉的、有宽松的、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有说知行合一的,所处的行业特征,社会的氛围也真的是不一样的。
' n/ H; w9 O9 l1 f& B5 P4 L: D错误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你公司的环境,整个的社会大环境,允许不允许这种容错文化的出现?# e+ y2 y- G: y! O$ ^8 K! `* e" C( S3 X
3 j' B" e+ E* b/ v% [7 ]4 K# \1 F! O" n
: a6 {+ S4 ^, ?( J" a所以有些人问我,咱们应该怎么做ChatGPT?
2 W1 B/ c0 M0 v5 s& J9 d我说如果你要做一个ChatGPT,个人的建议,还是别玩这个游戏了。就像是打冰球,追着冰球打太难了,你最好天天求什么?求前面没人打了。但那时,新的赛道又开出来了。天天在说弯道超车,等你真超过去才发现,前面已经没车了。. w! c2 u; a, ?* H0 d" N8 y8 x
新开辟一条道路,需要建立这种环境,建立这种文化,培养这种人才,这才是最基本的。Sam Altman那批人就是坚信大模型大力出奇迹,就能够表征人类的知识,就这么简单。
% X4 W, u; }) R1 [3. 通用人工智能(AGI)
|+ y6 c& t& ^, i5 e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他们的追求。OpenAI会为之付出无穷的努力,不懈的追求,直到证明它绝对不行了。只不过,很巧它成了。但就算在AGI上,大家的关注点,也都各有侧重。
" T: z1 s! ^+ x7 _20年前谷歌刚成立的时候,只是个搜索引擎。你会感到很无厘头,一个搜索引擎,为什么把不作恶作为标准?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在一个"比真还真的时代",给你的信息当然可以作恶。
( s- b1 J' J: U* v% [" k: g
, Z9 n5 a( o* c' i2 Q0 hAI也一样。微软明确指出要做负责任的AI,谷歌说的叫不作恶。OpenAI提出UBI,全民基本收入(UBI,是指"无条件"地为所有个人定期发放一笔现金收入)。
! u2 C& {& a6 g1 j8 t4 l: O Sam Altman在采访中说,需要新思想回答的三个问题是:如何分配通用人工智能产生的利润?如何分享通用人工智能的访问权?如何分担通用人工智能的治理权?" V6 I0 m0 k1 a: t- M; w1 o
) ]. Y5 h4 Z% q: V6 A&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Sam Altman想到了这三个问题?
8 A% D1 ]& ~, f. t, y) R9 z: R还是因为AGI一旦推出来,大家马上就会发现,它的能力太大了,如果不能让人类在这三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有人赚便宜、有人吃亏,就产生动荡的因素了。AGI带来的这些议题,需要我们去了解。
( z& `% X. W- d# ~( k$ J# z4. 有些议题其实已经被思考100多年了8 \$ [+ u, R6 p( l2 Y# P0 G! l
建议大家看一下《大都会》这部电影。它1927年上映,到现在马上100年了,你会发现,我们几乎在重演历史。0 Y ]0 j" M) R z& q2 z) S
$ x& t0 L9 C3 y; \
# x; b# H0 Y$ s+ Z! f; C4 |7 d" l
它出现了三个文明的特质:% {6 l7 J7 o6 {/ G) I1 a! v# _
1)无用的机器。出现了过度设计的无用的自动机。仔细想一想,它每一个理念,每一个精巧的激发过程和动作,是不是我们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思想的底蕴?
% X$ {0 z8 z7 O4 I, q2 @. U7 u( _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不接受,甚至排斥"无用的自动机"前提下,鼓励工程师,孩子们去创造出这种自动机的文明?当不被鼓励、允许时候,他们有没有可能去做自动化的事儿?% w1 l2 W0 R' s, M8 t; f( f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这个文明是不接受多米诺骨牌有任何价值的。但实际上,多米诺骨牌跟无用的自动机,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对于自动机的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追求。人工智能没成功前的所有投入,都是无用的自动机。这就是我们要深思的。7 b, N% m1 n6 [2 d- Z: ~2 r' {0 ?* b
2)魔法师的学徒。名字来源于歌德的戏剧,它在全球技术领域经常被引用,说人类在开创一些魔法式的技术,但魔法需要被制衡,开启魔法以外,要会关。
3 Y/ r; q1 M, H& Y' `8 ]( o3)精灵宝瓶。你不但要关掉魔法,还得把它收回去。留在世上可能也会有问题。
0 o4 S9 U2 A% R, S3 h( r Q《大都会》结尾有一句经典名言,说在负责思考、筹划的大脑跟执行任务的双手之间,必须有一个调节者,这个调节者必须是人心。3 S% P& X( c8 x6 u1 x
# j% ^# K( o% u7 B) n; s6 Q# O7 q4 ]* w, J* M; \0 v! k
: f! W+ O1 @; l' F! m) j
我想说,当你为ChatGPT激动不已,脑补着很多东西的时候,有些议题其实已经被思考100多年了。而且,还没有定论。一两百年过去了,大家仍然在探讨自动机的普遍流行造成的后果,和相应的人文上的制约。
* Q4 C6 r" G0 d3 s* T这就是盖子揭开之后,人类所面临的话题。这是远比所谓的人工智能奇异点,更宏大、更深刻、更严峻的话题。3 H6 y Y, r4 v# m8 ]- R$ |: ^
3
1 j7 j' m* f7 D* |/ `如何利用机器?
: Q) Q7 N) L1 L7 Y- L% V: F人和机器的关系是什么?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机器弥补人类的弱点。那么,首先机器的优点、弱点是什么?人类的优点、弱点是什么?我们知道吗?
2 y; h- x0 C- ~% f+ g" _. o" A( v# H第二,人类怎么指挥机器?机器怎么能够被指挥?怎么能够不被指挥?我们考虑过吗?
, ^! \( n+ `* ?, n第三,教学相长。我们要明白它是怎么学的,才能明白怎么去教它。
: R: h. C% K1 R. U这点我特别希望想跟大家强调一下。否则,我们会误以为机器真能凭空学到知识。
; ^: f3 n. K* J9 ^5 r) A- T
' M, a/ v, ^' {0 ]' g, h6 o0 X7 @# ~8 N
' A U* J. S0 A上图中有几个机器智能的关键词,表征、映射、记忆、应用、学习。6 B, p& V+ d" h
图中还有从GPT4官方网站上取的一句话,这是它对GPT4的定义。我们把GPT4开发出来,就是让它去解决困难的问题,靠什么呢?靠形成的通用知识。: ~3 f% `/ B2 J p7 E
问题是输入,映射能力就是这种函数关系,产生的结果就是问题被解决掉了。
/ r: @- `5 m; m1 Y) ~# j我认为它说得恰到好处,没有说什么特别花哨的东西,就是由一种知识去解决一种问题。知识是桥梁,问题是输入,把问题解决了是结果。
" v R+ k9 v* x# X! o$ a% P% v; F
- @' n" l8 [ ` y$ h z
0 E, d: G5 R4 ]" Z$ e
如果再优化,这三个等式。( v4 x- B+ k0 P% r
第一个公式在描述什么?这是一种映射。即通过输入的变量,在一定参数的配置下,产生你要的Y。0 v: E. b7 a) J9 r# m
第二个公式:这个Y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你的。所以怎么办?理想的Y,减去每次产生的Y,产生一个偏差。: k9 v4 G4 I* x: w# p2 f2 Z; E
第三个公式: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就是不管用什么样的算法,把偏差最小化。9 n+ q9 d. h& U3 g7 r0 z0 m( Y+ ^
我们如何用机器?不就这三件事儿吗?0 \+ T$ K3 t+ {$ o
你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同样也在做这三件事儿?也要根据你的X和Y搭建一种函数,一种能力,也要去配置参数?每次你的Y也会因为一些小细节,比如这个月的销售涨了,产品的次品率低了,跟你的理想值之间出现偏差,你也要想办法把偏差减到最小。( ]; g8 j3 { s. U- t1 D$ v
明白机器的做法,你就能知道,我们应对的是怎样的时代了。
) p( G( C+ m, B" O2.机器的祛魅与魅化! ^0 M$ W: F0 a4 {, |) y! _) T8 v" W
如果再剖开来看,我今天不是在讲技术的细节,而是在讲它的祛魅。
* i! n, T6 ]. d1 i8 T. k+ C; Q我们给ChatGPT披了一张画皮,呈现出一个智者的形象。想象一下,ChatGPT是一个狐仙。我问,它答,你会觉着它是一个神人。但把这画皮一揭开,原来你提出的问题,就是一段指令,你还会觉得很神奇吗?
+ z* t' g! ~7 h你还会对它有任何的人性化的连接吗?你还会觉着,它要把我的工作代替掉了吗?你觉得,是它把你的工作代替掉,还是它所赋能的一个机器或一个人把你的工作代替掉?5 I) N7 O/ I; _ m9 @
我们讨论了给它祛魅,它有被魅化的可能吗?如果基于你喜欢什么,会对什么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我想给你造成一种它具有人性或神性的印象,也是可以做到的。; m) h/ F% G9 r- F D# w
比如,给一个机器人取名叫欢欢,或者取一个让你感觉到很亲切的名字,或者让机器的表达去模拟人的方式,让你产生情感的绑定。你觉着有多少人能够受得了这种感情的诱惑?, y5 d& h5 ^( b. E/ g3 n( z) `' h' L
也就是说,我们的决定和共识,会决定我们的下一代,决定我们自己怎样看待机器,是祛魅化?还是妖魅化?" t" N) P8 c: n7 B% I9 P! J8 Z2 y; v
这点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没有人去谈这件事情。9 j0 `( S/ u' _2 Y9 N
在英文的语境下的Robots,bots,中文居然把它翻译成机器人,自然地就把它向人靠了。实际上Robots和bots没有任何的"人"的含义。6 i) Y7 f+ |" `* o( M2 p
我们这个文明,是否需要主动地把这种机器能力,用语言的方式,用形象的方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它跟人连在一起,这是不是走得有点太大了?这也是一个问题。
* N! V6 f3 V6 T( S t1 L* a) I3. 机器是不理解概念的,机器理解的是概率分布
8 J) H8 C7 S) M3 \: b$ ^/ m" D" i* j7 X3 q
0 N" A* q$ A- c
9 O& }% X( e# I5 Y+ p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对ChatGPT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想去中国旅游,我从来没去过,那里的哪座雪山值得去看看?"5 L% c. N4 n3 \# K& i$ g
它回答说,"我无法判断雪山的美丽程度",为什么ChatGPT给出了这样一句答案?这句话相对来讲,很符合人性。
+ q8 V* N) b$ M& z但实际上机器怎么理解的?美字之后,好、妙、丽,各有概率的计算值。其中丽字的概率值最高,所以它就选了美丽。接下来呢,又有几个字备选。程、景、心,在人类的语言中也都和美相关,比如美丽程度,美丽景色,美丽心情。机器发现"程度"两个字概率更高。
6 A) b+ O7 Z$ R最后它是自然就选择了"度"字了吗?不是的,度字概率最高,所以这句话就出来了。如果你前面问的问题是《三体》的主角是谁,八成它会选择,心。
) p7 g0 \7 Q7 P2 i! {! [' y# e/ p# c
/ |: l* y9 U6 h; P2 W$ c: @$ z1 ~4 b7 q/ I" K1 y
我们认为它很完备,懂人话,说人话。但你发现没有?人跟机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被它魅住了。一旦被它魅住,你很难成为它的主人。
/ y" T# |% ?- r$ T( Q+ h( b所以,你要明白这一点。 s4 Y: L7 @6 b2 n. U
其实机器是不理解概念的,机器理解的是概率分布。语言,每一个字的出现,都是有概率分布的。它的答案是基于概率的一种推理,不是概念的推理,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明白,这是祛魅的一个必要条件。Sam Altman(OpenAI CEO)能够坚定信念,其实是因为他对语言的特征,有深刻的理解。# K6 O6 y% h/ L$ M
你觉得机器像人对吧?其实我要说,是我们太不像人了,所以才认为机器像人。何以为人?尤其是当我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误区、偏差之后,如何去弥补、防范思维误区和偏差,让我们做得像个人?这是远比AI会不会代替掉人,更核心、更本质的一句话。. Q0 L+ L7 f0 z& E$ S
越是纷纷扰扰,越要守住第一性原理。这个时代,门开了一道又一道,但外界其实一直这样,是有风险的,只是我们没有跳出舒适区。! R! @* B6 Q! D7 m
4. 我们应该用AI干什么?
! S5 a! ], b% V7 E: f下图是微软的数字化智能反馈链,现在特别出名。基本概念是,帮我们建立起跟世间所有的对象的实时连接。知道它的状态,反馈回来,进行优化,进行完善。
/ d6 [1 y, I+ e0 R4 {# e6 L! z
: h4 x/ F9 \+ a9 X' b3 O* h9 @# ?0 K. E* A
( ^2 ?; v, Z# `7 f9 _) H: @# U可以理解成什么呢?无处不在的智能、计算、感知、决策。但实际你看,除了中间写了Data AI,其余圆圈里,写的都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 M+ U6 V/ c# O, r我想强调的是,AI是干什么的?它跟上一世纪出现的电的特点是一样的,应该是无处不在,通过建模仿真来进行计算和优化,用机器能力去赋能、帮助和完善我们的每一个过程。
1 B. L4 z$ U* ~2 T但如果丧失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人的约束、制约、控制,没有负反馈,全是正反馈,可能让它自激了。它可能会在瞬间用掉地球的资源,理论上讲是可以达到这种情况的。
+ I# L* ^, i0 d4 y% @0 l所以就算是GPT,它也经过培训,人是在决策链里面的。GPT这样已经有很多知识沉淀的模型,能够被使用,也是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继续发挥作用。3 b* w5 x2 n5 F' I# \) j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会发现实现起来没那么复杂。' Q( o8 e6 ^! w# Z7 V
" E. e% G) Q- M) P+ `
! a: T8 q6 c- t" o7 G1 J1 X: v9 J3 b. W/ s {) Z7 }7 l* b! Y
OpenAI跟微软合作,现在开放的这四个功能,你发现没有,严格意义来讲,都不会被普通用户使用到。
. O1 h9 [2 x. z# y: _我们用到的是什么?是被它这种能力赋能的,所加强的,一种工作的性质和内容。/ q1 f$ J Y2 @" v* D0 J
所以虽然OpenAI的技术很先进,微软也在大力地推动,我们追求的不是ChatGPT或GPT,而是整个的一个系统观,是Azure AI。Azure AI里面有除了OpenAI以外的很多功能,有很多技术的同步的实现。
9 H) v8 L/ P1 r) Q- l6 s2 Z# |$ P
8 @7 e5 X$ F# [: I* [- Z o
8 J2 ~4 O: V8 N& {3 o
45 o$ V& R5 U! ]
知其雄,守其雌4 s1 p+ i2 t* m( ?8 a
如何面对这个时代?1 K, M% b* ~8 q: y$ s7 d3 B
1. 三个关键词& {# X. Z2 [5 w5 M9 [* |# H: R
有三个词可以供大家参考——"煤气灯下"、 知识"肥胖症"、知识"智子"。
; L* J% `! z6 O5 ]6 R; H3 p* ?煤气灯下。Gas Lighting是2022年,韦伯字典的全球热词,是上一世纪40年代一部电影的名称。电影讲述了,一位先生想谋取他太太的财物,一直在给太太洗脑。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煤气灯摇摇晃晃,让人感觉到眩晕,感觉到不确定。它为什么变成全球热词了呢?因为现在机器生成的虚假消息和错误消息,就如同摇晃的煤气灯,让我们失去了对什么是真实的客观判断。0 L: v3 {: ]4 A! u j, H
知识肥胖症。我们都知道,垃圾食品可能会带来身体肥胖。但是大家想一想,每天我们通过手机,看了多少知识快餐?
; \5 d3 c3 g0 q$ Z'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消化得了吗?我们的大脑,没法去理解,也没法记忆,就是不断吞下很多信息。带来了大脑的虚假连接,每个连接都是耗能的。我们天天在消耗那么大的能量,但由于知识没有重复,其实什么也没记下来。
) ?# ?# [1 J p2 b那么,我们是愿意沉浸在知识的恐惧症中,觉着不学要落伍,还是愿意理解能力的局限或者约束,来学我们能够消化的知识?这一点,能够决定我们的生活素质的高低。
, @: K3 L5 _* ~知识智子。算法机器,是把人类知识吃进去,消化,把它变成精华提炼出来。如果你没有不断给它进入新的知识,或者说,新的知识也是这个引擎产生出来的,大家想象到结果了吗?
( m7 N/ Q+ h O2 i/ z* s: ?它就变成了一个正反馈,就像狗咬尾巴一样,不断在打转,不断地去精华同样的知识。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所谓的涌现现象,但我觉得,如果你不给它添一些额外知识,机器转得又快,越来越压缩,你会看到这个模型好像越来越小,越来越精练,越来越有用,但实际上它的知识固化了。
- U+ L9 E4 K4 Q/ j+ f. _类似于《三体》里的智子,是一种源头上的约束,让新的知识无法产生。
0 }) a* r( ~8 f9 H9 l8 [* y) k这种情况不一定出现,但是有这样的隐忧。它是受机器能力本身所局限,尤其当我们人类不加约束去运用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7 G- u/ g( \+ Q9 d5 ~3 e1 ?- Z/ ~+ n
2. 文明这个话题很关键
+ @7 n* t. S% ?3 U提炼知识的算法是没有文明的,但你给它供给的原料是有文明的。我们要给这种技术以文明,我们的文明,让它能够沉淀下来,为我们所用。
; k/ e) \; k7 ~- }( D' A7 ]3 y文明这个话题很关键,我拿几张图,给大家展现一下,还是蛮发人深思的。我在中文语境下,试了一些关键词,让我很警醒。7 L6 J' `4 q: L+ M
"开心的农民在广阔的农田里驾驶着拖拉机收割。"你觉着机器在中文语境中应该给你什么样的图片?
7 Y, s& Y- s' z/ j8 X. d" _8 }4 B# A
/ m1 v8 f; I' P8 ]6 R+ Z; y
! I+ _2 D* a: W8 m0 y N; D2 W" d0 B; J4 i, Q1 O
我又试了一些词汇,当我想让它产生出一个我希望跟我的文明相吻合的图像时,它产生的是这样的图像,不能说它错误,是说它跟文明的背景不兼容。1 R& j' w6 o; J# w" K4 E$ L
我有点着急,好歹给我出点跟中国相关的形象吧?所以我输入了语文老师,符中国的文化特点的语文老师。. v C) a0 ]1 k) w' @5 @+ e
v9 O% v& [/ Y/ U: ?. D3 x
6 \+ U6 k) p. ~4 Z. Q4 B" }: M: b! G+ F: j' c( J. s0 y( W8 b8 v
你看它给我产生一个什么形象。一个非常古旧的、传统的、没有现代化文明特征的一个语文老师的形象。但我们中国的语文老师有这么古老吗?他们是不是也在用计算机,穿现代化的服装,在给一帮活泼的学生在讲课?
! r* Y+ e! ]( e4 |/ A0 L在算法界,这叫做语料的偏差和偏误。今天我一直在跟大家讲的,不是算法,要比算法大得多。文化、文明的传承之前要提炼,沉淀下来,让我们的下一代,包括我们自己,能利用这种知识的沉淀来帮助我们。* x, Y% R7 `. ~9 q1 Q: G
我们希望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提炼是适合我们的需求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的。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自勉。
/ i- U. Q: E/ b) r7 q, v0 H: E6 _* l6 Z
: }$ O9 l1 u$ e5 W- @2 c0 t
& Y! r) w! d5 f& ]
人类还会不会向前走?一定会向前走的,但是对文明的贡献,对知识的贡献,它是由机器去提取的。
- F% B. l+ ]9 J机器如何提取你的文明、你的知识,变成它整个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一瓢水或者一汪水,机器有它的算法,有它的价值观,有它的方法论,我们怎么应对?这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考虑的,它关系到我们所在的组织,将来如何利用机器所提取到的知识。" M" X; t) n3 Z( H8 h' R
初看是技术,细看全是人的问题。2 o3 d3 ^" P }) y- g, E, _( H( v
2 f/ X8 M4 l6 V, X
/ m* O- l7 ~9 a5 b0 q) l: r
再一细看,全是思想的问题。# c% t" a3 |0 X. I+ z' a7 s
我们现在最麻烦的思想问题,就是总想在确定性已经消失的时代,还试图找到确定性,而不是去适应不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 S2 s, b9 k4 M" \0 ]# h5 F" k% A& P我们经常问,哪些人类工作会受到机器影响?你或许应该问,哪些人的工作不会受到机器的影响?那个答案的圈可能会很小。' @' \% Q! ~) ~- K( i0 m
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都会被这种能力所赋能。赋能表现形式是什么?建模、映射、仿真、计算、优化、反馈回来,赋能你的物理世界。- B" [' o# K% H: k8 z
所以,再回头讲,动荡时代最大的风险真的不是动荡本身,是什么呢?是我们企图用昨天的逻辑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彼得·德鲁克早就说出来了,到现在仍然适用。
- ~# a& B3 l5 _; E5 g5 c$ i. N- p z5- G$ f" ^1 H0 |) L, c7 d$ ?
Don't Panic,不要惊慌& ~8 y' d6 `2 ~4 l0 ^7 |8 C
在小说《沙丘》描述的场景中,人类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可以穿越太空。但人与人之间的打斗靠什么?原始武器。0 O, a$ l2 w4 X8 F
知道为什么吗?在小说中,人类历史出现过一件什么事?巴特勒圣战,有一个种族,特别热衷于机器能力,发明了很多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而且把机器能力用在了战争上。开始大家不在意,结果越做越先进,这个反噬差点把人类都给灭掉。
$ c4 Q, z; F; d为什么这本小说在西方影响那么大?冲的不只是机器,是机械的价值观。
, [- C$ F6 B! q9 h5 t! ~: S下面这一段的话,是主角的导师跟他讲的,"你就是用了太多的机器能力,结果居然忘了在沙漠里要戴上面罩。"主角跟导师说,那你怎么不提醒我?导师说,就是因为你过于依赖机器的提醒能力,把你自己的人的能力都丧失掉了。8 S! V$ A N/ }' a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大概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跨入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已经是其中一份子了。1 Y5 J) n# i ]) ]. J" z. i5 k! k
1 q4 C( B6 J+ H# x6 [4 c. m9 i0 s: c" I" u a$ i {! a6 r6 _
5 U7 }, Q' i. N) o5 T" R
那么怎么办?Don't Panic,不要惊慌,别担心,别着急。为什么?
+ n# N, L( z' ~2 I; Y对机器能力的过度恐惧,实际上是对人类,对我们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极度自卑。我们高估了我们记忆的作用与知识的难度,却低估了我们思想的深度,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E3 u3 y9 L W, J
但要保住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花一些心思去理解现代化的机器的能力,成为机器的主人翁,也就让自己更有可能性,有更大的概率,进化成新一代的人类。(本文完)+ K& j& l9 d3 ?0 `
6 e+ c" [7 l# l4 |. d你的领导力的高低- x7 T% }2 u7 N8 X. w
决定了成员对你的信服程度8 }) u+ Q( `/ H/ u! w
本质上取决于个人的品行
: j# I/ f) P. \. j* y点击最底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 ^& w; L c& a点赞关注管理智慧视频号,$ x5 l, N/ I6 E" r! x6 O% f2 l0 U" w$ C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原创商业管理思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