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集中“晒账本” 今年中央预算有何看点?/ Z& h J6 a; q. m6 ?! A9 I
居家过日子,很多小家庭都有一个家庭账本,钱怎么花的?花在了哪里?有账本就有数。国家也有国家的大账本,昨天(28日),随着财政部公开2023年中央预算,中央部门陆续公布部门预算,一年一度的中央预算公开拉开大幕。今年中央预算公开有哪些看点?钱具体怎么花?钱袋子紧了,这个在三公经费上如何体现?就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特别关注。
& s5 q! k7 |" q3 I A 预算“晒”得更细 全面真实反映收支情况
4 U; r! n$ \8 \3 g* g) T 我们先来看看今年中央预算公开有哪些看点?来听听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的解读。
0 u" ~7 b- V: m. | # H5 y X9 y) r: K; S7 v6 H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白彦锋:2023年公开的中央预算,包括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中央预算和中央部门预算。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内容,涵盖了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以及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余额的全口径四本预算的情况。同时,这次预算公开的内容,还包括了政府性债务余额的限定情况,以及46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的情况。
- c. I6 _' y( n1 y1 c x+ M e 2023年中央预算公开的一大亮点,就是在绩效目标的管理方面着力规范了绩效目标的设置,提高了绩效目标的质量,推动绩效目标向全社会公开,那么将绩效目标管理,嵌入到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流程当中,加强绩效目标的审核,重点审核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以及与资金的匹配度。+ U! }8 ^* d$ R8 d
7 `2 S2 J9 `% {* J4 Q/ w4 I 在连续多年加大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公开力度的基础上,今年,要求中央部门公开绩效目标的比例较上年又有所提高。除了涉密敏感信息之外,原则上,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应该把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全社会公开。# g1 m3 {' \3 q
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4.96亿元. V2 { V! Y$ v! \; f- {# c( P
“三公”经费一直是备受老百姓关注的一项内容,所谓“三公”经费,指的是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4.96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近年来,我国狠抓“三公”经费管理,不仅要求中央部门从严从紧编报“三公”经费预算,而且明确中央部门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不得超过预算,并对“三公”经费超指标支出进行预警;此外,还推进预决算公开,强化社会监督。那么近几年,三公经费的总体情况如何?具体来了解一下。4 X, M: i$ O& F$ i
8 O0 m) y# j( {3 b& Z% j 2022年,有102个中央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2021年决算和2022年预算。数据显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由2011年的94.28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58.8亿元。2018年机构改革后,“三公”经费基数相应调整。到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4.96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据介绍,这主要是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压减较多、基数较低。到了今年,呈现恢复性增加,主要用于支持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保障中央部门开展对外交往、参加重要双边多边会议等,同时继续严控一般性出国团组。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从严控制,都不超过上年水平。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约16亿元。
8 Y% Q1 S0 z3 A7 y* {4 ], h. a- B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努力,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日益健全,约束力度明显提升,有效遏制了无实质内容出国、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铺张浪费等行为。5 x$ s! R* B. y! R
过紧日子 今年“三公”经费如何安排?
! ]' w$ o3 y: M. D/ h- P" u+ ], F
+ Z& E! s ?0 F2 R 加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的管理之后,钱袋子紧了,那么这个“紧”在今年的三公经费上如何体现?" a7 F; {; M& d
白彦锋: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4.96亿元,虽然比上年有所增长,但是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仍然减少了16亿元。
; ]9 U- w4 c$ m; W# V 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的安排,主要是考虑用于支持实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保障中央部门开展对外交往,参加重要双边会议,同时,还会继续严控一般性出国团组。2 W- c% B5 {0 @% Y0 u
6 b+ D B! ~$ O1 H% C3 N/ R 当然,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体量的整体扩大和开拓国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国际交往的必要要求,三公经费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增速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依托近些年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我们国家对于三公经费实施了严格的监控,对三公经费超标准进行支出、进行预警,能够切实加强三公经费的过程管理,确保支出取得实效。
4 j3 Q; [ \. S: x* Q 连续15年“晒账本” 我国预算公开稳步推进
* b, S% [5 ]& q) ~4 Y1 t, }/ g
3 t' _3 L* ]5 w 从2009年至今,中央部门已经连续15年“晒账本”了。为了让钱花得更明白更有效,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6 ~! R. r2 }, y9 e. n 据了解,我国在2009年首次公开了中央预算。随后,预算公开范围不断拓展,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做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从2017年开始,各部门统一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 V: z) W, ` {0 P$ ` 从地方来看,预算公开稳步推进,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据统计,地方各级政府2022年预算和2021年决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2022年预算和2021年决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N( U3 I# P& E3 ^, L
持续提升预算透明度 推动打造阳光财政
' i$ p$ f1 d: _% ]! `4 y
( ?& S3 ^. T7 M) O& Y* ^8 X 中央部门在公布的预算中清晰展现出财政资金的“任务单、时间表、效果图”,这种公开力度对于政府部门和公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再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 ]) G2 o0 [1 c; ~3 n 白彦锋:今年中央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敞开了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履职的窗口,更加清晰地展示了财政资金的任务单、时间表、效果图,有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打造阳光政府、透明财政。
0 k% K( }8 ]$ B# D( M $ q2 ^( _' _9 S; B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能够清晰地了解财政资金的任务单、时间表、效果图,有助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根本上讲,财政支出绩效提升了,人民群众享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也将不断改善,美好生活,也会更有保障。
7 K) B X: H) f- x+ T5 P1 W& W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