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 |& ^/ n6 [( Q2 O$ P
% m0 T2 g5 H; H5 [& W星巴克在中国的数字创新,总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 X, ?# t1 b& b; _* T这次,它瞄准了开车的用户,把第三空间延伸到了「路上」。
" |6 _; D1 A. S" f- z7 d9 \: r本周,星巴克宣布和高德联手打造的全新零售渠道「沿街取」正式登场。5 |7 s. l; T ^0 q
有了这项服务,繁忙路段上的消费者再也无须绕路找停车位,慌忙下车跑到店里,而只是需要到指定位置,打开车窗,就能从咖啡师手中接过温暖的咖啡。- y! r9 _4 C0 j& `7 @
0 ?6 x) o& H$ @
% O& {- D9 F0 x/ p) r; m" l
# r7 H, f# c" _; }
星巴克中国数字创新副总裁张凌云表示:
& ^8 K4 |0 S2 b0 w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品牌,无论场景多么复杂,我们都会力争让都市人能轻松喝上一杯咖啡。就算在交通拥堵、停车难的大城市,或是在分秒必争的通勤时段也不例外,星巴克愿意为顾客「多走一步」。& @& c0 Y0 M! k- m0 A% G
这次的「多走一步」,星巴克创造出了业界首个「在途」咖啡场景 —— 让「第三空间」服务突破「在家」和「在店」的限制,进一步走向消费者。
8 j% M0 ?5 P' d5 R: C: ]- a) N 不受已有模式限制,创造「跨越式创新」* e3 ]) |9 n M0 N: z! ~
" P0 P2 w1 Y; ]
* A6 d- z- Q! I
- y2 I. n: Q: _' A* o* ]$ h$ j看到「沿街取」时,我们难免会想起美国流行的「汽车餐厅」模式。$ y% m, K3 w, U
然而,「汽车餐厅(drive-thru)」在国内却并没有流行起来,主要原因是它对店铺占地有很高的要求。因需要围着餐厅设置专门的汽车通道,一家原本可能只需要三四百平米的餐厅,一下子就得扩大到一两千平米。1 Z: P, O2 `+ T6 g$ b. A# R
在密度更高的中国城市里,这样的土地成本和业务贡献占比并不划算。6 v6 l. a3 K! N8 l* @4 b
然而,我们虽有外卖这一选择,但能「顺路买好」依旧有它的魅力。. E, U1 x" U, p0 D2 z; _3 g) a
如果是相熟的店铺,有司机可能会提前找店家,说大概多少几点会路过,让店家到时把货品送出来,省下另外找停车位的麻烦。
+ d# I9 l% F3 l& ~) Q7 a这里也有俩「门槛」:1. 一般人没法让连锁餐厅的店员离开工位跑出来给自己送货;2. 即便店家愿意,司机也必须准确计算自己的到达时间。
) i2 Z# a$ z) L$ x9 S# b9 O
3 s& _9 { @% i3 r. n, {- T+ |" m; u: \
0 i$ ?5 t! e; j# ^" p0 @$ S面对汽车用户的购买场景需求时,星巴克没有选择去思考该如何减少汽车餐厅所需车道空间,而是用技术去实现原本难以标准化的「送到车」服务。
, q7 f K) J8 H) K# B) q# L0 @+ q5 G. d3 j, A+ R3 \* n8 o5 q
1 L2 |3 e2 i+ P U7 Y0 \1 v$ R" l% u
这也让人想起了信用卡——美国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f, k8 K z B6 r
当初信用卡没能在中国普及,部分原因是难以说服小商家投资昂贵的「物理基础设施」—— 技术仍停留在 80 年代的信用卡支付系统。5 ?( N) B, Q( m0 D! f+ U
后来,当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以后,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促成了一场变革。& o. I1 f) f& a- i
一颗颗黑白方块组成的图片,背后是信息和技术的高度集中,成为了线上渗透线下每个毛细血管的入口。一下子所有人手里的智能手机都成为了支付系统。( s8 X: m3 b: g% c
这类由技术推进的跨越式改变,总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体验。7 o: c& V# I# F ]1 ]
丝滑的购买体验,背后是技术的巧思
) j$ l& k$ V! t6 o4 Q9 t1 f& B9 g) m! d! ^: P" X, ~* R- L0 b
) s; _1 ?4 v% n5 ~& ]8 |: @- n8 n9 M5 e" F E! Z/ ~
手机下好单,跟着导航走,开窗取餐,继续旅途。) G$ b4 a7 H( E$ m5 A1 Y' K
「沿街取」这服务流程听起来很自然美好,但一细想,中间有好多困难。 l' ]6 H7 |6 H6 E
第一步下单时的选店就很头大。! y1 D: A: O8 z# [7 D/ ~
如果要用户自己考虑顺路时选哪个门店,估计头都大 —— 我有哪几条路线选择?现在塞车吗?那条路上的门店这时人多吗?
6 v: c: \; t# Y有了高德地图的技术,精准定位和实时路况信息让精确预估到达时间成为可能。
/ Y1 D- K0 ^8 ^ H7 f在高德地图设置好目的地后,用户只需点击「沿街取」图标,就能看到各个路线可选的星巴克门店,并列出了「最顺路」「最近」「近终点」等实用信息。/ ^: ~$ F. W1 I/ D8 F& L! d& o
; U7 X# L9 {% M; `$ p( k# @6 v9 Z9 v
0 n, c- ]. @* Q# H
! M$ B7 l* {; X T' D4 a* C一下子就好选了。4 J K2 n0 ^% M8 ^0 z
整个选品下单过程,除了新增的车辆颜色和车牌信息外(一次输入后就能保存长期用),其余部分就和平常手机点餐一样,当然也能积星星和用户之前设定的客制化偏好。! o8 B: r8 o+ R" g
& {. Y0 N: L, `1 y5 W) a0 K2 r! F, {* F: Y6 ?8 \% \% O P
+ k% Y, N7 Y( v% H( E& W星巴克多年来在中国不断优化的会员体系服务,让用户无论去到哪个渠道或平台点餐,都能体验到亲切的熟悉感。: |. X) L4 V3 g2 r; |9 R& @
接下来,我们又该如何和素未谋面的咖啡师顺利碰头,并且不拿错别人的咖啡呢?
. \- X0 I, q; `3 O( B& n6 w$ D首先,用户到达时咖啡师得准时到位。! |9 |) T0 `" B) g# a4 q0 c8 F
星巴克了解做特定产品要多长时间。把信息结合上高德的精确定位和预测,星巴克为伙伴设置了三个通知时间点:「顾客下单」「开始制作」和「开始送餐」。! z* C3 J; _$ ?5 K) H
3 D" B8 T, F/ N- w& ^- b
6 z( X6 l0 h1 O! `* R* J- z' f. P6 d' r5 Q0 w8 J) \1 R; _/ R0 M; Q
这样一来,既能准时送达,又无须咖啡师心算时间,惦记着这件事 —— 通知一来,就按指示做那件事就好。
8 B6 J. J( x( w4 ~% `! W碰头时,咖啡师将根据用户填写的车辆颜色和车牌号码来辨识。
4 |! l! e$ P+ E! c) m9 O" p; O
6 ~/ W* y! H% F) z/ O5 _) ~: ]- Q
: L; @( [# Y& Z' a% [
. l% f: N* {" p用户那头,除了开车一路会收到订单语音提示外,还能在 app 上看到取餐点的真实照片 —— 认准了景和绿围裙,就能轻松取。
U) D: _( J/ c- I! r; s: l' E( Z# `' V6 W7 k
+ o) _: c5 A! I
1 {8 Z* h- ^6 x) j8 F就算技术和流程到位了,星巴克在中国超过六千家门店的覆盖度,也是这项服务的「神助攻」。! E% A& g! @$ V
在上线初期,在北京和上海大约有 150 家门店支持「沿街取」,在接下来一年里,这个数字将超过 1000。
8 ?' S. L9 h% \# }1 d5 |相信在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门店加入其中。% l2 I" B- q @$ u% X
星巴克的创新密码:科技 + 关怀
/ q0 Z* u. {3 o5 n
: B$ G* \: W2 i7 s4 {7 i7 U. ^6 d+ ?5 }: s4 Z
1 V! }* _: J. T F& R. C
星巴克在中国的数字创新,总能看到用户的真正需求,甚至比用户看到更多。
* m+ ?$ I* R9 I$ i0 E推出数字社交产品「用星说」时,星巴克就抓住了送礼的本质 —— 不单是「送物品」,更要「表心意」。1 h3 k( q3 w1 Y: `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主题的漂亮电子星礼卡,而且还能附上自己的留言祝福。+ z5 D8 n# |/ I
6 M! f+ M9 [" J6 z1 f( c
' h/ M( l& l, H: l5 C: I2 |. ~4 `
' ]' I7 l; y' G7 m" W和阿里巴巴打通会员数据体系后,用户甚至可以直接把支付宝二维码当成会员二维码来用,极高地提升了便利度。( Z, f* {8 h0 a5 k! L+ I0 N
我刚开始知道这个功能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对繁复流程的麻木 —— 早就已经习惯用电子会员卡时要先打开应用,点开卡包,找会员卡;要不就是打开品牌的公众号 / 小程序,然后再去点击「会员」调出二维码。' A$ {2 j2 F6 C2 N Y6 m5 T7 Q5 X
我完全忘了原来用付款码来做会员码是一种可能,甚至更合理的选择。7 M0 A+ M& g }1 p
' U0 I+ z {- I$ o- v2 N
- w8 t0 b2 S* d( g8 ^) Q! R6 I, i- r- b
星巴克创始人 CEO Howard Schultz 曾说:, z3 w; R2 l1 j5 L. K
Care more than others think wise.(我们去关心的,要比别人认为明智的更多。)
* W+ I0 T/ m+ ]这种关怀,让原本可以在数字化做到「能用」就收手的星巴克,一直在坚持做到「好用」,也正好呼应了张凌云开头说的「多走一步」。8 N6 D" o v* j5 y6 b" j* N
也正因如此,星巴克的创新,总都比别人多「亿点点」。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