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8 |9 o* ?% f3 }
% V U0 i; M+ N4 h3 i1 D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q: f4 ?0 N% Y. f$ c+ A
欧洲正在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在氢能上。
; R$ T9 ~1 z- [ o% M1 D! }去年 9 月 14 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 · 冯德莱恩宣布,欧盟成立了新的 " 欧洲氢能银行 ",打算投资 30 亿欧元助力欧洲氢能市场发展。5 ^6 D; `1 I B7 A/ t9 T2 N
冯德莱恩表示," 氢能将彻底改变欧洲局势。我们需要从利基市场转向氢能的大众市场。通过欧盟的 REPowerEU,我们希望到 2030 年每年生产 1000 万吨可再生氢。我们需要打造新的氢能市场填补投资缺口,匹配未来供需。"
) E9 u! f) `3 p' N0 f/ R; K* ?REPowerEU 是去年 5 月份欧盟正式公布的一项能源计划,该计划涉及未来五年内高达 2100 亿欧元(约合 2210 亿美元)的资金规模,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降低能源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加快转向绿色能源的目的。( m. z$ E' Y% Z6 g* L1 H/ Z
近日,欧洲氢能银行有了最新的进展:银行已正式启动。按照计划,欧盟将于今年秋季在创新基金下,启动首批可再生氢能试点拍卖,专项预算为 8 亿欧元 ( 约合人民币 58 亿元 ) ,这将是氢能银行的第一个金融工具。: B7 Y4 P q$ V; I3 j3 j. k8 j
欧洲氢能银行有何作用?9 q- | [$ Z& ]" n
2019 年 12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绿色协议》,这一政策为欧盟达成气候中和、向循环经济转型、对气候目标的立法支持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提出了顶层设计,承诺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 f0 A7 d. N+ s7 L8 P! A/ s
这一目标是《欧洲绿色协议》的核心,符合欧盟在《巴黎协定》下对全球气候行动的承诺。8 i: n# n' h1 x# z; w
作为《欧洲绿色协议》中的一部分,3 月 16 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净零工业法案》 ( Net-Zero Industry Act ) 。8 i- K' Y+ `7 h$ Q$ w, K! V
《净零工业法案》的核心目标是,到 2030 年,战略净零技术的本土制造能力接近或达到欧盟年度部署需求的 40%。并且确认了八项能对欧盟清洁能源转型做出显著贡献的战略净零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陆上风能、电池 / 储能技术、热泵等。: X2 o5 E5 T; T d9 ?/ t2 {) g
伴随着《净零工业法案》而生的便是欧洲氢能银行计划。$ a+ ]8 W+ ]. g; i
在今年 1 月的 " 欧洲的未来 " 会议上,冯德莱恩曾发表演讲说," 现在迫切地需要将氢经济从小众转向规模化。欧盟已将 2030 年氢产量目标提高了一倍,达 1000 万吨,并且每年再进口 1000 万吨氢。"9 N8 b& ?! [3 `8 K- |
这也就意味着,欧盟需要吸引总价值在 3350 亿至 4710 亿欧元之间的投资,才能实现其 1000 万吨的内部生产目标。
3 d @* S, X6 G. q6 j因此,欧洲氢能银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应对氢能发展最初的投资挑战和需求,释放欧盟和第三国对氢价值链的私人投资。它将弥补并最终降低早期项目的可再生氢和化石燃料之间的成本差距。
: M# e6 {2 D0 r9 M/ N在欧洲氢能银行内部有四大机制。其中两个是融资机制——用于创建欧盟内部市场,以及用于欧盟的国际进口。第三个机制是与透明度和协调相关——评估需求、基础设施需求、氢流量和成本数据。最后一个机制是精简现有的金融工具——在欧盟和国际上将这些工具与新的公共和私人资金进行协调和融合。
) |8 y8 d0 \! T: s/ {$ ^按照计划,欧盟将于今年秋季在创新基金下,启动首批可再生氢能试点拍卖,专项预算为 8 亿欧元,资金将以每公斤生产氢气的固定溢价形式分配,最长期限为 10 年,这也即将是欧洲氢能银行的第一个金融工具。
8 h, \) o' p3 |+ t氢能布局,不只是欧洲" ]/ k9 a' M- f$ N" g$ H4 y
" 根据目前的项目来看,到 2030 年,欧洲水电解槽的低排放制氢量可能达到近 500 万吨," 国际能源署在之前发布的 2022 年全球氢审查报告中写道。
+ }6 ~+ G& l# O1 J0 m) v也就是说,如果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欧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 K: M1 G( D7 M1 m- Y% f
目前,全球已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到 2050 年氢能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可高达 25%。* ^4 `- p/ y- b) u' s/ x
虽然不少国家都在氢能领域布局,但布局的方式略有不同。- o7 b2 ]* V1 Z S/ J
像美国主要是投入巨资加速开发低成本清洁制氢技术。
# x( }3 ]2 q0 \! L1 U. n& b/ j2022 年 3 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投入 2800 万美元用于清洁氢能的研发和前端工程设计(FEED)项目,旨在开发创新的下一代制氢技术,利用城市固废、残留煤炭废物、废塑料和生物质原料低成本生产清洁氢,推进实现 " 氢能攻关计划 "。5 k0 e4 a0 K: \) y1 m$ ^" E, X( o6 B
日本的能源策略仍然倾向于创建氢能社会,并在氢能发展战略中提高了氢能源在 2030 年能源结构中的使用占比。; n: Q+ N- |( o% B
中国则将氢能作为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2022 年 3 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T3 I4 {8 P" l- ~, p+ [! V: C
在氢能顶层政策出台后,6 月出台的《" 十四五 "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化工、煤矿、交通等重点领域绿氢替代。推广燃料电池在工矿区、港区、船舶、重点产业园区等示范应用,统筹推进绿氢终端供应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交通领域绿氢使用比例。
( G+ A0 S& E3 O a& ^/ ^; R& c0 O可以看出,在推动氢能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 d% o& W" O1 j6 r E7 }' h' z- ?(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 作者|韩敬娴,编辑|张敏)
. Y) S, h$ \3 u: k0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