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朱伯伯患有痛风病史10年余,前段时间出现泡沫尿、脚肿等症状,故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老朱伯伯大伤脑筋,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都升高,医生诊断为“痛风性肾病 ”,住院治疗了近三周,病情才基本控制了。
" S& s: b4 w7 \$ V, z3 G老朱伯伯的情况属于痛风性肾病所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每天生成尿酸中有2/3经过肾脏排泄,肾脏在血尿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正常是保证尿酸排泄的重要条件。痛风性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以尿酸升高、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夜尿及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
9 T. \9 ?. R% w( V5 x痛风性肾病因其隐匿、无症状,极易被忽视,故而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和肾系B超检查了解病情。此外24小时尿生化及尿微量蛋白也尤为重要,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早期防治痛风性肾病。早、中期血尿酸升高,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如果做有关的肾功能检查,如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则可发现有轻至中度肾功能减退,但血中尿素氮与肌酐可能没有明显升高。晚期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肾功能不全加重,并出现高血压、贫血、尿量减少、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最后发展为尿毒症,只能依靠肾脏替代疗法维持生命。
. z" v; S0 i2 ?如何有效控制痛风性肾病的进展,防止其发展为尿毒症为当务之急。有关“痛风”描述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创立“痛风”病名,并在《格致余论》中列痛风专篇,对痛风进行更详细的阐述。《丹溪心法》中亦云:“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瘦人肢节痛,是血虚。”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多将其归属痛风、痹证、白虎历节、腰痛、肾劳、石淋或水肿等范畴。
' V1 V! m. i% n痛风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何学会“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从而防治痛风性肾病呢?不妨一起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T, T; ?8 d: }4 G饮食有节
5 I. p/ i* O8 F/ O1.低嘌呤饮食,选择合理食品烹调方法
0 `4 O; m8 {: {+ q' ^. c0 y想要有效控制尿酸升高,平时宜选含嘌呤低的食物,限制嘌呤的摄入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选择合理的食品烹调方式也是控制嘌呤摄入的有效手段,如先将肉在水中浸一下,再用水煮,弃汤食肉。辣椒、咖喱、胡椒、芥末,生姜等食品调料,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应尽量避免食用。
' [$ `0 J+ |" n/ J$ |0 s4 N2.多饮水,避免喝富含果糖的饮料
6 b* d5 v; ~* A& |# |摄入充足水分,每天至少8杯水(1杯约250mL),分多次饮下,防止短时间大量饮用。应选用普通白开水或者pH值为7的矿泉水。最好在睡前或半夜饮水,为防止尿液浓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尿量达2000 mL以上,从而增加尿酸的溶解,促进尿酸从尿中排出,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防止结石的形成。此外,应避免食入富含果糖的饮料而加重代谢负荷。, `* F' L6 P$ u: y
3.多吃碱性食物/ u9 g' e4 D& g$ c. n1 k& [4 R
创造体内碱性环境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促进组织内尿酸盐溶解,有利于尿酸排出。所以痛风肾患者应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含嘌呤高的蔬菜应避免,如菠菜、花菜等)、水果。这既能促进尿酸排出,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缓解。如尿pH在6.0以下时,需同时服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的排泄。
; @1 J. m$ }$ X; o: S; r4.限盐9 c( ]; k! o) A9 K3 e" f
食盐不宜过多,肾功能受损时尤其要少盐。限制钠盐,以每天2~5克为宜。% u% w& z! J4 F0 Z
5.限制饮酒
3 v0 m( G: `( [1 c6 z8 Q' x) Z饮酒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故1次大量饮酒,可使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升高,诱发痛风。少量饮酒,亦会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升高血清和尿液尿酸水平。啤酒本身含有嘌呤,也含有酒精的成分,故应避免饮用。4 E2 ~$ ?1 u( S
起居有常
; x2 D- h! @. E- z- ]; ^0 c1. 加强疾病筛查意识1 V# M. i% C' L& Z
有痛风病史、肥胖、嗜烟酒、常久坐等人群容易发病,应当注意筛查。常规健康体检也是发现疾病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尿常规和(或)肾功能异常,应当及时去肾病科就诊,请肾病专科医生进行病情评估。
% B+ q5 u# _& K7 R+ u+ |1 ^2. 积极控制合并症; i$ Z+ Y; {% L
痛风性肾病常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合并存在,故还应当做好相关疾病风险评估,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等。
a; p% |" s! t w/ N3. 适度运动
5 l7 s" P& d3 k/ Y3 P' m6 Q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痛风性肾病治疗的核心之一,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正气,促进血液循环,以增加肌肉的比例,减少脂肪,增强抵抗力,对代谢尿酸,预防痛风发作有一定帮助。运动量应循序渐进,中等量运动,少量出汗为宜。每日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种类以打球 、走楼梯、跳舞、游泳、骑自行车 、慢跑 、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为宜。
: @0 `$ _1 A9 @4.心理疏导( k: I6 ]. u: p1 h( }1 j$ B
积极向肾病科医生寻求帮助,了解痛风性肾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方法以及各种检查知识,消除对于疾病的焦虑情绪,增强安全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使病情早日平稳。& r: g% b C/ k9 ?; y
5.降尿酸药物的合理使用
! e1 G6 E# g. v0 J: c' O所有降尿酸药物均应从低剂量开始使用,逐渐加量,直到血尿酸降至目标范围。应根据药物的代谢动力学以及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药物剂量。2 S& h4 w. f& v( m' D: P! L$ M6 A8 t
6.中医药综合疗法
|% k& g' O. v6 \/ ^, {& L$ {- m祖国医学在治疗痛风性肾病方面存在独特的优势。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个体化临证开方,临床效果显著。此外中医药综合治疗,如中医穴位疗法、中药外敷疗法、中药食疗法、中药灌肠疗法等亦能使痛风性肾病患者肾脏获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