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3|回复: 4

剑指省会,这座城市急了

[复制链接]

1702

主题

713

回帖

72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65
发表于 2023-3-15 1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 p8 M0 K7 T( T# b            为什么有的省份一城独大,有的省份确实双中心或者多中心?哪种模式更好?8 V% P$ Q5 U0 D  w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熊志
! A9 K$ Y/ S8 V% k( @9 b            “‘一城独大’不是春”。
, ~7 @% [$ P3 p) o- N4 p! g            这两天的芜湖,在自己的官方媒体上,又一次旗帜鲜明地表露出了追赶省会合肥,争做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经济增长第二极的野心。5 c- C+ `# I) Q, u7 \
            “芜湖发布”提到,沿海地区的几大经济强省,基本都是双中心或者多中心,如广东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座GDP“万亿城市”,江苏除了南京外,苏州、无锡、南通三座城市的GDP也突破万亿。
- _. \% r! K) ?7 K% ^. A            芜湖的野心,也带出了一个区域经济领域老生常谈的议题:为什么有的省份一城独大,有的省份确实双中心或者多中心?哪种模式更好?) {5 ]4 |6 p* x
            一些省份的非省会城市,有争当副中心的雄心,其实是好事,但站在全省的发展层面看,就怕为了刻意打造多中心而违背经济规律,行政力量主导资源分配。
# U! j0 h( U+ L7 @) p            01
! i9 |2 P# E% l            2022年芜湖的GDP是4502.13亿元,不到合肥1.2万亿的一半;常住人口373.1万人,也不到合肥的一半。6 j( R' U8 q* C* P9 n
            不过,按照体量,芜湖确实是安徽的GDP第二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也通过安徽近期发布的《关于支持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得到了确认。
" `5 u% b7 `# b. m1 W                        * i( @: O' T$ ]* D" s
            图/网络9 ~& e/ h2 z+ E9 t/ t! A
            安徽为什么要在合肥之外,再次大力扶持一个省域副中心呢?扶持一个GDP还比不上县级市昆山的城市当做第二极呢?7 T, T+ ^- m% W7 u6 m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背景。
6 g: u, K1 f$ c% i5 @7 ]. _            近几年来,内陆省份一城独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让发展更均衡,政策层面进行了一些方向上的调整。如2020年高层在《求是》杂志发文就提到,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A3 i/ @- G; L1 ], A! [
            具体怎么做呢?一方面,开始有意识地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另一方面,鼓励打造副中心城市,形成一主一副的双子星格局。" N. M) b" b; S
            合肥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城市。0 Z3 }& R8 o& ]4 W$ T  r9 L
            这两年,它发展迅速,被誉为是最敢“赌”的城市,事实上合肥的今天,离不开2011年安徽三分巢湖的调整,在巢湖被拆分,大部分并入合肥后,合肥迎来一次性的大扩容。' C$ |( q3 P- L! S5 N4 H) c
            2022年,合肥的经济首位度,其GDP全省占比为26%左右,并不算低。安徽在通过行政扩容的特殊方式做大合肥以后,面对均衡化发展的新思路,提出要扶持做大芜湖,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 {5 |; w8 q9 Q$ n            也正如“芜湖发布”提到的,那些沿海省份,基本都是双中心或者多中心的格局。一省之内,在省会之外,能有更多的城市发展起来,站出来参与全国竞争,对省份自身当然是好事。8 y2 K( O" K) p* o% _
            其实不只是安徽,这两年有很多省份都响应号召,开始明确提出打造副中心,打造经济增长第二极。比如云南支持曲靖,河南支持洛阳,江西支持赣州……
1 m4 b. S& r" v# ]7 v; y- @            02
1 c. y& Q) `# u; ?3 V& Q8 O            一城独大,容易造成中心城市虹吸全省的资源,放大城市之间的落差,加剧中心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这一点毋庸置疑。
! e  @" Z' `/ Y8 h  S% v            但其实一城独大,大到何种程度才应该干预,是存在争议的。或者说,城市扩张的极限,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0 N0 \. C# b* _: d            衡量城市在省内的权重,一个常见的指标是经济首位度。然而,尽管经济首位度最高的几个省会,如吉林长春,宁夏银川,贡献了所在省(区)一半的GDP,但拿到全国比,这几个缺少存在感的省会,依旧谈不上是够“大”了。' o7 S) w% q3 u2 u( B6 V# e
            所以,扶持打造副中心,同样要因地制宜。4 K6 B* s. d- u2 e/ e2 Q7 K' }
            一些省份跟风打造副中心城市,硬要在一帮矮个子中找出一个高的,将资源、政策都堆到这个城市去做大做强,未必是行得通的。它恰恰可能破坏了市场规律。6 s# @- H# q7 B# v) K* a8 H8 ]8 C; f' g
            其实我们可以细心观察沿海省份,并不是因为有双中心、多中心,它们才足够强大,双中心、多中心只是一个发展结果,而不是原因。2 i) E) I$ g8 ?; e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格局呢?是因为它们本身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在省会城市之外,往往还有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可以作为对外经济的窗口,集聚海内外资源,发展物流、制造。* A: G! Z$ l9 Q, q% n' o
            比如广东的深圳,山东的青岛,浙江的宁波,这些非省会城市发展起来不是偶然,而是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多方面综合的结果。
0 S8 b1 }! I6 I% H                        
, i( [- ?% n9 r5 G- D* V4 s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图/图虫创意)
& {8 ]! ?6 [7 ]9 G2 P            有的内陆省份,自己省会城市还没有发展起来,就想模仿沿海地区,盲目地想搞双中心或者多中心,但它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不靠海,交通枢纽又往往为省会城市所占据,那些目标城市其实根本不具备当做副中心来打造的基础。
2 X" H) n1 ^8 u            内陆省份多为一城独大,本身就是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它们本身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多个中心集于一身,自然会成为周边资源涌入的唯一高地。2 K$ z# l! S9 ~. h6 W* @7 U
            这种格局也不全是坏事。
* z* u# e  H( ~. `% A            近几年,内陆的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开始人口回流,正是得益于强省会战略。在省会城市崛起以后,本省的人口,不必远赴沿海去漂泊打拼,他们完全可以在家门口的省会务工,离家更近。& |5 ~# A& F7 p/ _; i+ q
            所以,可以发现一个有些矛盾的现象,一些省份一边提出打造副中心,一边喊出强省会战略的口号。
! ?% C; i9 j5 q' g            强省会的逻辑很简单,先集中资源做大省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资源配置中心,然后再去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 {! P& Z( @" P9 Q3 g5 Z& M# n            强省会战略的风潮,甚至还刮到了沿海省份。比如浙江、山东等省份,都曾提出过推进强省会战略,或者要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以做强都市圈。
5 ~. a1 |# O9 d8 X            南京在2018年被巡视组点名“省会城市功能作用发挥不够”之后,也表示要加快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 i& s4 F1 z7 V* \$ X6 r# t. w1 k
            03# p8 k' k' M) j, @! v; h
            对沿海省份来说,集聚的经济资源够多,能够往省会和副中心这两个不同定位的城市分流配置,所以自然能够形成双中心、多中心的格局。$ Y8 B4 F: _1 i
            而对内陆省份而言,省会城市往往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交通枢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集中到省会来,再正常不过了。
+ p1 E5 x! a4 s: V6 O' }. A            当然,这种集聚的过程,并不全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其中同样包含大量行政意志。
& q* ~8 o. u* x2 H1 y- X            比如当初安徽拆分巢湖做大合肥,比如四川将简阳市交给成都代管。再比如,一些政策、项目的分配,高校的选址,优先省会城市,都是行政干预城市发展的体现。/ \+ t9 O- k0 J7 T, v& s1 c4 B
                        3 J9 o7 `6 W& l7 e
            ▲四川省成都市(图/图虫创意)6 ]! |- M: b2 x, f
            但行政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只有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W, R: K# |  Q+ |* k$ v: M
            要搞清楚一点,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不是要广撒胡椒面,不是要搞平均主义的发展逻辑。, `, O& ]7 }# D1 y' d+ {5 d
            不能简单地说,两种发展格局哪种对,哪种错。没有正不正确,只有适不适合。像有的内陆省份全省的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就只有那么大,哪有那么多资源够分给副中心呢?
/ l4 H2 I2 t' m/ }# r            经济发展总是带来资源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总是会朝着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的地方流动,这是客观规律。我们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城市,都发展成一个水平。
$ s. ~8 e! p; @# v) N# e            现在很多中小城市,已经开始尝到优胜劣汰的苦果了。因为产业流失,人口外流,城市发展失去活力,房子沦为白菜价。这类城市投入重金,也注定很难盘活,还会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不如尊重市场规律,让其自然衰败。
7 Z7 {) c( n% {5 I# N0 k3 T            总之,城市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去想着靠行政意志生造一个副中心出来,更不要轻易打着城市扩张到了极限的名义,去轻易地驱赶低端产业、人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5

主题

690

回帖

66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43
发表于 2023-3-15 1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你不能拿昆山说事,再说了,昆山比中西部那些省会大城市都厉害,比如: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南昌等,但中国有几个昆山呢?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6

主题

740

回帖

692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929
发表于 2023-3-15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安徽南北地域文化差异太大,芜湖看不上合肥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主题

670

回帖

70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43
发表于 2023-3-15 1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加油啊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1

主题

728

回帖

698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982
发表于 2023-3-15 1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太糊涂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4 16:19 , Processed in 0.0494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