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5 V( k5 u4 @- S) I/ `
' I5 D6 T; s) ^
( B$ i0 M# s0 D1 \9 H) a' g专利诉讼愈发密集,华为思路变了?
8 e& e/ n7 Z' C7 k6 P) C作者 | 张凯旌( s/ s) a- t: j5 V; B- V c f
编辑丨高岩" `" Z6 b( Y' J: z# ]0 [
来源 | 野马财经
+ J8 \! S$ L, r“在很多行业,尤其中国的一些企业,他们在抄袭我们的设计。包括我们的一些专利,大家用了也不给我们付专利费。”华为正在用行动,将小米拉进“大嘴”余承东这番表达的打击范围内。
: V2 m! o" L1 f! }# E+ A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华为起诉小米的专利侵权案件,涉及纠纷的四个专利包括两个涉及4G/LTE技术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和两个涉及手机照相和解锁技术的非标准必要专利。( I! k5 m0 _0 b# y( o
科技企业的专利战可能是容易被舆论忽视的角落,但实际上专利能为企业创造不少利润,特别是对于研发能力强大的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界人士透露,仅一部智能手机就大概有十万件专利,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大概有四十多万件专利,如果完全按照专利拥有者要求缴纳的专利费来付钱,专利费的成本将占到一部手机成本的三分之一。
$ w! m/ d6 V) b. c, K对此,小米方面表示,正在与华为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同时双方正寻求利用多元化的调解机制,协助达成协议。4 q& R" U# `3 z' ?+ `
华为此时在专利方面发难,代表了什么态度?小米作为被诉一方,理亏吗?1 G8 a6 g+ a9 b! x* b
华为十年前“埋得雷”,被小米踩了
6 C3 j! M2 I0 F$ v华为对于标准必要专利案件的起诉应该并不陌生。
6 }$ w7 ~8 Y( D; i5 E; S简单来讲,标准必要专利是在实施标准技术时不可规避的专利。当前,世界范围的标准必要专利大多数集中在ICT技术领域,尤其是电信领域。, [% I# p7 V; @, X
华为和三星就曾于2016年针对两项4G标准必要专利开撕,双方的战火从加州烧到深圳、泉州、北京,打了两年才以华为胜诉告终。当时,华为起诉的理由是三星未经许可,以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的方式侵害其专利权,并在许可谈判中未遵循FRAND(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具有明显过错。
; I# m* ?- b4 |. @回到本案,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主任张亮表示,标准必要专利就像是“独木桥上埋的雷”,只要是做手机,且选用4G/LTE技术路线,必然会踩中。
0 X" t) n! O0 X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两项专利,华为申请和得到授权的日期均较早。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早在2007年就已申请,2011年得到了授权;而“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是在2010年申请,2014年得到授权。
2 i7 `' Q% M3 O; o# h+ n6 P' D4 M' X5 r# k7 y i3 D
2 B4 _* ?& D2 h+ |/ u$ q
& _" O; @; Q5 D0 m+ C* S( a
/ S/ U% ~! }6 i
* G: z; c- `+ j+ b: l
) y: Q- k1 e: O5 ?- O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 ~& I2 E8 o. P! x) m h据此计算,从华为相关专利得到授权至今已有约十年,为何时至今日才提起诉讼?张亮认为,这与华为主业的市场情况变化有关。这意味着在未提起诉讼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对此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b$ o6 q/ Q8 P" s- m( F; C
此外,小米方面特别提到: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机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调解。通过第三方的调解机制解决许可问题是行业惯例。华为和小米双方均认为知识产权许可和合作有利于促进创新和公众利益,并认为调解是帮助达成许可的一种有效渠道。
+ X6 C5 `: o/ p& L0 O" A$ k# W张亮指出,调解是在居中公权力的主持下达成的和解。如果双方能友好协商,就可以直接走和解程序。
' i, N, S! O, U; a0 ]“本案中华为没有起诉,而是走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会有行政裁决。这种走行政程序的案子会比走司法程序的更快。但一般来说,行政程序都会拒绝发明专利相关的案子,因为其中的技术门槛高,给判断带来了较大难度;但标准必要专利基本意味着肯定侵权,不用懂具体的技术。因此本案才能顺利走行政程序。”张亮解释称。9 V) y- G l& n1 |- n: V
美国找华为,华为找专利# t9 Q& x& v7 d- F
华为在业内一直以大手笔研发而闻名。' ^, z1 J5 v8 R7 C6 h7 v
华为法务部副总裁、重大项目部部长沈弘飞曾在去年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华为近十年研发费用8450亿元人民币,2021年研发费用142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2%,在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名列全球第二。3 H, E( `7 u' |6 K c6 Y5 R
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2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华为凭借7689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榜首,将三星和高通甩在身后。这已经是华为连续第六年PCT申请量全球第一。
$ A$ M* j3 Q T1 a3 h' `( a9 s9 J) v9 A! N/ `
, a, a3 g5 v T- V% x5 C; y% F: C1 }8 N" l& a
然而华为让业界感受到其在专利领域的存在感,却是近两年的事情。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诉讼以及与友商的合作,华为正在将此前的投入转化为自身的收入。2 T y/ }, d2 m4 i7 Z
工商资料显示,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原告,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的案件共24起,一半都是在2019年后发生;案由为“专利行政管理(专利)”案件共59起,2020年至今32起。
w, @2 g6 j `& X/ n2021年3月,华为在深圳发布了《华为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同时公布了其5G专利许可费率标准。这一举动标志着华为专利授权业务的正式开启。: j" g& o6 _+ q2 g: A
2022年,华为在心声社区公开了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任正非表示:“华为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让产业界公平合理地使用华为的专利技术,在获得适当的研发回报的同时,也有利于华为在国际社会奠定创新者形象。”
& O F. F8 ]& N8 p: A' P任正非的话立竿见影。截至2022年年底,华为已经签订了超过20个新增或续签的许可协议,覆盖智能手机、智能车、网络、IoT等各个领域,合作对象不乏OPPO、三星、奔驰、奥迪、保时捷等海内外知名企业。
5 Z4 b; y5 n$ O+ N: x4 t+ P同时,华为在全球专利诉讼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Q5 X9 s, Q: V! P
2022年底,华为在德国对包括Stellantis汽车集团、美国WiFi设备制造商Netgear、德国WiFi 路由器制造商AVM以及亚马逊在内的多家公司提起专利诉讼。华为在2020年时起诉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的案子,也在去年7月以和解收场。
- A( K8 f# L! o在此背景下,华为已经连续两年获得的专利收入超过其支付给其他公司的专利费用。- I9 _* ]) S. M: E
5 O' t, B, G9 f: q* v* |" C$ {/ b/ E1 n/ K; W) Z1 w
' f, q* |; p6 w- n6 D& Q, Y/ b7 ]" H来源:罐头图库6 ^0 }9 h1 U6 y) N% O# G# u2 G! E. N
而从时间线上来看,华为在专利方面态度出现转折基本与其遭到美国政府“断供”重合。2019年,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曾将华为列入商务部的“实体清单”;近日,美国政府更是在考虑撤销向美国供应商发放的用来向华为销售产品的出口许可证。0 `% T c9 l" o1 B1 v0 r
期间,华为的手机销量已经从全球领先沦为了产业统计口径中的“others”。
4 h: A5 o6 S+ S: Q- C目前,从收入的绝对值上来讲,华为的专利收益还远无法弥补消费者终端下降的部分。华为美国首席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史蒂文·盖斯勒曾透露,在截至2021年的过去三年中,华为全球专利授权收入约为12亿美元(约合83.88亿元)。而2021年,华为终端业务收入的降幅超2000亿元。不过,盖斯勒并没将2022年算在内,在加上5G专利授权许可费后,这部分收入还会有所提升。
) }1 ^4 ~( b! ^( k# j- q早年多次陷侵权风波,小米专利还是硬伤吗?' a; _% i1 T6 @0 }6 }5 C3 V
相比华为在专利方面的相对强势,小米早期没少在专利方面吃过亏。
! M& {) J8 u2 o2014年,小米正在从中国到印度、泰国全线扩张的道路上狂奔,爱立信却突然向印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小米侵犯其所拥有的ARM、EDGE、3G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
5 y7 j6 G Q9 U. P9 u! f随后小米主动“放血”,按照“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临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后续双方在2019年才达成和解,结束争端。# i; G! g& V% F
此外,小米2017年进入西欧市场时、2018年临近IPO时,都曾遭到竞对的专利“狙击”。那段时间,小米一度有不少于30件实用新型专利被他人发起无效宣告,其中,至少15件专利被宣告全部无效,7件专利被部分宣告无效。
@- [9 j) Q$ ?吃到教训的小米之后开始加大自主研发和专利申请力度,并积极在海外批量收购专利。
' u( m6 e# D& X* I0 L, [$ W2015年、2016年,小米先后从博通公司、英特尔、微软等手中收购了无线通信、储存管理、控制逻辑、序列编码、电脑封装等方面的专利。: `$ b$ O6 }% _! h+ ^8 M) I" w
目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以申请人“小米”为关键词搜索,能够获得29860条数据。
9 F- t% q4 P+ J9 M& {, n) C( i# f0 ?6 M; N7 _1 w2 f+ \
N( v! B7 o0 x
+ n$ X; n1 }4 A- d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
) H8 l$ m* g" ]2 \9 j! i$ k具体到专利的类型方面,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6171件专利中,有3231件为发明授权,2356件为发明公布、365件为实用新型、219件为外观设计;而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的21741件专利中,上述四种类型的专利数量分别为5370件、10246件、3891件、2234件。: U' g9 _* K. U
可以看到,小米在专利领域虽然没有像华为那样突出,但多年来的技术沉淀和此前的诉讼经历,也让其有了不少积累。/ b- x1 Y, q4 ^5 d1 x
2015年-2022年三季度末,小米研发支出总计537.88亿元。另据第三方报告,截至2021年9月底,小米5G标准专利声明份额全球排名第13位。截至2022年9月30日,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专利超过2.9万项,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或地区。
: `& t" m( V! H8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则显示,华为、腾讯、OPPO排在前三,小米以1415件位列第六。" F P( K6 @3 _# U L+ Z8 m2 R
长远来看,想要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品牌,必须要迈过专利这道坎。
) x1 z; i# o0 I4 P
1 C: a) n( O7 h9 c. F- n5 q# B7 K" K3 t+ d
% s) _/ s7 [; v- s ]* v来源:罐头图库* ~+ E4 p1 x* ]/ J0 E/ k* l8 V
不过,说到底专利竞争的背后还是商业利益纠纷。去年华为与OPP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时,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曾表示:“小米也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华为还是OPPO,一定是考虑了除双方交叉许可简单关系之外的一些其他因素。”
0 o( S' L' h9 J' f$ Y& c7 ^在张亮看来,专利战本质上不一定只是为了专利费,在手机主业方面的合作也有想象空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华为现在丢掉了5G手机的市场,那他可不可以和小米谈,你在某些市场竞争方面做点让步,我就可以不完全按经济利益损失去谈这个许可费?”
; @* k6 C" N+ ^' ] x毕竟,在赔偿的具体定价方面,标准必要专利有一套自己的制约标准。比如首先要遵循非歧视原则,向小米收这么多,向OPPO也得收这么多;然后还有公平合理原则,测算厂商对专利技术的贡献度,价值贡献、技术贡献,在它所有专利中占的权重等。像高通就是直接按照手机终端价格的百分比收费。这样算下来的价格并不低,而如果厂商本就利润不高,还要在原有成本上加价,能否硬抗下来还是一个问题。
% }* ~* X! B) l, K你现在在用华为或者小米的手机吗?怎么看待华为对小米的专利侵权诉讼?评论区聊聊吧!3 f6 J0 U3 F0 U1 h& G+ r/ m7 d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