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履职记】
# u- w- f- X& n, s1 @19 岁开铣床,如今已在车间一线干了 34 年的 " 机械控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航天三院 239 厂特级技师戴天方,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 " 新生代 " 一线工人的情况。3 l8 [* k" U% D, s! `: _
对于调研中遇到的 " 招不到学技术的徒弟,年轻人不愿意学技术 " 等情况,他很着急。" 制造强国离不开技术工人,而且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当前,各行各业中技术工人十分缺乏,主要是有人觉得当工人收入低、地位低、没发展、没面子。" 戴天方说,他建议国家要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让更多的人愿意学技术当工人,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壮大技术工人队伍,使技能水平越来越过硬。# j" o0 o, ?0 p' `' S% b
身在一线,心系技能人才。戴天方调研走访发现,高技能人才培养也有一些新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到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生产一线所需技能不适配,‘新生代’工人就业后,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还要再进行培训,不能即就业即产出。" 戴天方说,现在我国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时期,数字孪生、虚拟场景、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正逐步应用到生产中,这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更高了。7 _6 ?5 V0 I& X5 @$ D4 z9 b' N
" 就说我们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239 厂吧!现在都使用高度集成的数字化、自动化总装生产线了,还在建设 5G+ 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车间。" 戴天方说," 这些变化,需要更多掌握专业知识、更高科技水平的技能工匠。"
4 i+ z0 f: c5 W8 I' M戴天方自己就是这样的 " 高手 "。他提出的 " 镗铣结合 " 减重 " 绝技 ",能够将近百公斤航天舱段的重量精度控制在 0.1kg 以内,他总结出的 " 八字真言 ",能够实现数米长舱体的微米级加工。
, [: J9 _* `' B$ K$ `5 `身为大国工匠,戴天方最关心的问题是高技能人才如何源源不断涌现。他提出,要关注高技能人才,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让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后继有人。
5 ~) q6 w( e C4 {" 将来,技能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职业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技能与技术会深度融合,原来单一的作业方式也将发生很大变化。"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戴天方认为应该积极探索现场工程师使用模式。% n' Q( G2 R& A0 k- d
" 这种模式,就是将部分专业技能人才纳入技术师体系,推进技能人才‘跨界’培养使用,促进技能与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精操作、懂技术、能创新的人才队伍。" 戴天方说。
, ?/ L4 G. g' G% l l而这样的现场工程师,需要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入手,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融入不同的教育内容,灌输终身学习理念。" 正确引导从业人员的就业认知、职业认知,要系统规划从业人员自身职业生涯。" 戴天方说," 还要培养主动融入、主动接轨行业发展的意识,要培养不断学习的理念与行为,从而让‘新生代’工人成长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制造业所需复合型人才。"5 f; a, j0 [, ^8 g" |% ?* y
(本报记者 詹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