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达喀尔 2 月 26 日电 通讯:" 汉语 + 农业技术培训 " 助力塞内加尔农技人才培养( \5 Q3 \ _: d3 x+ ~* M
新华社记者王子正& X2 t+ H; x1 \ g* f% u
初春二月,莺飞草长。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生机盎然,一片繁忙景象。中国农业专家正带领当地学生平地、翻耕、培肥,等待一颗颗幼苗生根发芽。
; k7 w: [" K4 ~5 J6 G! X. Z
/ z: o2 U: }, ?% j$ q( w# B7 r1 P5 e
' P& i# F$ [6 ]
2 月 22 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中国农技组专家为当地学生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新华社发(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0 ]1 t! ?/ I9 Z; r日前,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援塞农业技术专家组联合组织的 " 汉语 + 农业技术培训 " 项目 2023 季拉开帷幕。十几名当地学生在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下,一边学习中国农业种植技术,一边锻炼汉语水平。
6 ?1 q8 J* I7 X1 Q9 r; K1 s2019 年以来,针对塞内加尔学生希望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的现实需求,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与在塞中资机构、企业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搭建职业培训平台。
' C& Y3 [ `/ m2 f8 _& D3 U; z$ Z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崔杰介绍," 汉语 + 农业技术培训 " 项目采用 " 课堂讲授 + 基地实践 " 的教学模式,由中国农技组专家来孔院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
1 N. [) n$ ~/ o5 N% |% I/ m"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孔子学院为当地学生授课," 负责培训的中国农技组专家张元平对记者说 ," 本期授课预计将持续三个月,除了教授平地、翻耕、培肥、移栽等基础知识,还将教授生菜、玉米等农作物的专项种植技术。"% _/ n. S5 U2 {
塞内加尔是农业国家,约 60% 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并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
0 R: d" i3 r: s+ N4 L7 M; q# i& z# |8 ?0 P5 X
% z! P7 Z% W5 {, y3 D# C+ f1 z7 K* d
8 H& S4 m* G% L0 M1 B9 C( X
2 月 22 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中国农技组专家为当地学生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新华社发(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e7 A; A7 ]! n1 ]! l9 P- a: O% p2 S
为保证培训项目顺利开展,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专门开辟种植基地作为农业科技园,供教学实践用。" 孔子学院发挥汉语教学优势,农业专家发挥技术指导优势,双方强强联手,相辅相成。学生一面学习汉语,一面学习农业技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崔杰说。8 g9 x9 c- }3 B2 ~3 n( T
孔子学院学生穆萨 · 迪奥内首次参加 " 汉语 + 农业技术培训 " 项目。" 在培训班上,我不仅学到了中国的蔬菜种植技术,也锻炼了汉语能力,对我未来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迪奥内说。
0 F# }! i5 f& H8 a/ Q) Y, ]& }, ^- H8 [5 i
8 [6 h( u9 w4 z( r8 V* l; F1 j
! m! a5 }& m* s& \2 月 22 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农业科技园内,中国农技组专家为当地学生授课并现场指导实践。新华社发(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 ?) k. C6 V
据了解,自项目开展以来,已有 200 余名当地学员顺利毕业。他们中有的开办家庭农场,有的进入塞农业部门工作,为当地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也带去了来自中国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s' Q6 a8 g, C" v
"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综合培训,帮助当地学生的职业发展,促进中塞农业合作。" 张元平说。; B' b% n+ |+ I- C$ i
【纠错】【责任编辑 : 周楚卿】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