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i" W! [' z( g5 N! o; [ {
$ N' V @: z z/ ^
1 月 7 日,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村医林玉才入户为 77 岁的于桂停(右二)、71 岁的于翠荣(右一)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控转为医疗救治,乡村医生一刻不得闲。潘松刚 / 摄( X9 ~6 s0 ?+ L* }( K
4 K Q. P" V% |& q: j( C- O, ]9 O. Y, n; H8 }; m
. Z2 h) u+ h$ _& l: \- r* m2 月 8 日,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村医林玉才分装的小药包,里面有连花清瘟胶囊、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胶囊。从去年 12 月中旬开始,他所在的卫生室就准备了这样的药包,分发给村里的发热患者和不方便出门买药的高龄村民。一个月前的 1 月 8 日,我国开始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 " 乙类乙管 "。林玉才 / 摄
8 g8 s- J+ r0 u( ^+ J4 R5 B0 L( x. L& z! `7 B! G4 s, I# h& o# H; M
, s; Q7 H3 @% }+ V; u% E+ R
( S8 n2 [& N' y4 ^' J1 月 7 日,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村医林玉才背着药箱出诊,手上戴着一次性手套。潘松刚 / 摄
4 F9 A7 }! ~0 j" E6 L4 ]! Y! e% W0 @; r
/ S; m3 N5 V. Y/ }" H/ w
8 {* c# A) X: r- @4 d& ?1 月 11 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一个小朋友在输液室外等待。潘松刚 / 摄) |7 C+ {# h" L5 W' e9 P+ \
; r0 S0 ~2 G3 E% j' Z1 T% Z; T7 c$ \3 D+ ^) M% `
+ b% v5 B4 l k! a- S: [1 月 7 日,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村医林玉才伴着晚霞出诊归来。潘松刚 / 摄0 }( G! i7 R% M" {: ^# T3 N" V9 [
3 c1 d. C, I/ D7 v2 T1 q
/ p( F0 W7 s2 ^5 o; C {
3 s5 N' T" R& b
1 月 11 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医邢锦辉(左一)和同为医生的丈夫杨盛权(左二)、女儿杨进文(右一)利用午休时间一起看 CT 片,为一位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现肺结节的村民会诊。潘松刚 / 摄" o1 ~" a, u. W3 l
6 I/ z* g9 d& S- B& K/ }3 _% K/ X
. s3 m0 l- i/ G" L* z9 H. P
& r- w: i, X: j: u0 e1 月 7 日,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林玉才来到 96 岁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林桂云(前)家中,为其进行治疗。考虑到老人情况,林玉才联系了小寺沟中心卫生院,两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带来了便携式心电图机。潘松刚 / 摄) h* d: y: q' }
/ \' v/ ?5 l9 p" W2 [4 p* {- a# i
( Q$ [9 x8 {% p$ T7 t' z7 Z- O
% F: n) i1 u# A1 月 11 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医邢锦辉(左二)正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于讲话过多,她嗓子变得沙哑,于是戴上了耳麦。潘松刚 / 摄
1 V" S. N) l. ^: A4 p# F; V
5 R, H0 b* W: R
9 v7 A1 ]+ \3 R# r1 U5 |1 h& b' _6 z( I& l! P+ Z# E
1 月 11 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卫生室输液室内。潘松刚 / 摄
$ X1 A2 b& b8 U/ A2023 年春节刚过,在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52 岁的村医林玉才正忙着在村里进行每个季度一次的慢性病重点人群走访。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 " 乙类乙管 " 以后,他的工作重心逐渐回到对村民的诊疗服务中。此前,他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为村民做核酸检测采样,为了配合一些村民早晨 7 点进大棚工作的时间,他经常需要凌晨 5 点出门。
! W0 q* x" f j-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控转为医疗救治。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卫生健康工作者,作为乡村 " 健康守门人 ",面对近期汹涌来袭的新冠病毒,他们筑起了最前线的抗疫 " 哨点 "。
$ \- @3 I8 a: F: X, f7 {1 月 7 日,刚过早晨 7 点,南仓子村的村卫生室就陆续来了人。村中 300 多户,1300 多人,目前已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被林玉才重点关照的慢性病患者中,患高血压的约 130 人,患糖尿病的有 40 余人。" 血压高了睡不好觉 "" 感染后一干活就觉得很累 ",村民们围着林玉才,念叨着自己的症状,他耐心解答。每天早晨这一时间段,他都约部分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前来,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保证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能管理到位。
" v% `6 l" u, r# B' C天光越过山丘照亮村庄,村卫生室门口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护知识,村卫生室里更拥挤了,催促着林玉才的脚步越来越快——在诊室做了检查,又跑去药房配药,一边盯着锅中熬制的中草药,转而又奔入理疗室给患者针灸理疗。林玉才说,为了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他根据不同体质,熬制了多种汤药,分装在专用的药剂袋中。患者来了,他会根据症状仔细甄别,再对症推荐。8 p% `1 O4 ?% Z/ h. `# e
上午 9 点多,林玉才背着药箱、提溜着大号手提袋出门走访村户。64 岁的李秀琴看到步履匆匆的医生,上前表达感谢。她发现自己 " 阳了 " 后发热到 38.5 ℃,还伴有咳嗽,按照林医生的诊断喝了 3 天中药,后来病情很快好转,现在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7 o+ t$ D4 ~% K$ I- S( v
99 岁的管恩臣坐在家中炕头,阳光下的他面色红润。他是前些日子林玉才在村中见到的第一个新冠病毒试剂盒检测结果 " 两道杠 " 的患者。感染前,老人还能骑自行车出门,常在家中用两枚磁壶锻炼身体。感染后,家属考虑老人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想在家治疗,林玉才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短短几天,老人逐渐恢复了精神头。96 岁的林桂云摔了一跤,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仍然卧床不起。林玉才联系了小寺沟中心卫生院,两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很快带来了便携式心电图机。确定老人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身体也在逐渐恢复,他才放下心来。如今,卫生院对辖区村卫生室进行 " 一体化 " 管理,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的紧密联动,为乡村医疗增强了保障。
0 j" C1 B- R' b H8 c) ?小寺沟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国安坦言,目前卫生院接诊压力很大,乡村医生在基层发挥了很大作用。" 我们一直在为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近期他们不仅对新政策、新指南等进行了学习,还根据当前情况调整乡村的防控措施。我们要求乡村医生加强对村中感染患者的随访,一旦有紧急情况及时反馈。"' q) E% w- e: L2 @) h' f7 b( l7 @+ z. s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卫生室有两层楼。1 月 11 日清晨 7 点刚过,各式小轿车、三轮车、电瓶车纷纷停在门前,很快这里就变成了全村最拥挤的地方。2022 年 12 月下旬,由于附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这儿的就诊高峰曾达到一日 236 人次。
; r) d! ]- ~6 W$ e( h4 v50 岁的乡村医生邢锦辉和家人们一起撑起了村卫生室的高效运转。哥哥邢久红主要负责全科诊疗,近期他所在的一楼诊间常常水泄不通。女儿杨进文,外甥女陈瑛、王培负责辅助诊疗。在一楼的治疗室,堂弟媳王慧国小步快跑,发药、打针、输液、理疗都需要她。在二楼中药房,外甥女婿黄阿根按照规范管理中药材,并进行熬制、包装。村卫生室不收取挂号费、复诊费,患者半个月的煎药费仅需 30 元。
. I v# C- E, E6 |) U0 ?! h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孔垄镇卫生院)大内科主任杨盛权和邢锦辉是夫妻。午饭后利用休息时间,夫妻俩和女儿要去村中几个重点家庭巡诊。68 岁的钱阿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始终觉得浑身乏力,去医院做了 CT 检查,发现肺结节后忧心忡忡,杨盛权来帮忙进行了会诊,消除了患者疑虑;85 岁的沈大爷常年卧病在床,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正在恢复中,家人想让老人住院调养。近期医院床位紧张,杨盛权和老人家属交换了电话号码,约定下一步入院治疗的细节。: k: g: b" E9 M' ?8 [% L5 }+ R
春节前后,返乡的居民多起来了,要提前预备各类药物,保障乡亲们能够健康团圆。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的关注,不能有一丝松懈……村医们就这样,和村民一起走过了这个冬天。
: f7 X6 U+ a) o, [* |孙韧 写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