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9|回复: 0

即地制造:一周城市生活

[复制链接]

1641

主题

735

回帖

7156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56
发表于 2023-1-27 1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作为一种城市激活策略,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已经举办到第九届。到底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还是为艺术家和建筑师提供展示创意的舞台?到底是一个有连贯性的长期项目,还是每隔两年开展的持续三个月的秀?自2005年深双第一次举办,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侧。本届深双选址罗湖,那里既是改革开放的策源地,也是饱含本土生活气息的老城中心。我们邀请到常居深圳的作者阿毛,分享她对本届深双的观察。
( X  r5 H( _6 W9 {! ^  e(本期主持:王越洲)3 x  v5 r) D7 @, x' i
近期回顾$ j( t' Z8 J+ ^1 S! @# {0 B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已于2022年12月11日正式开放,这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的文化盛事已走过了近20年的时光。与深圳的城市发展同步,双年展的展览内涵与形式也持续演变,本届涉猎了愈加丰富的艺术与跨学科领域。
9 ]: n1 B3 {8 w* v- }! P* w从2015年算起,笔者一共参观了四届UABB,这四届的主展场都选址于有待更新、激活的地块和空间,从蛇口的大成面粉厂,到南头古城及城中村,再到上一届的福田地铁枢纽,先后涉及工业遗址改造、文旅遗址改造与城市更新。可以说,每一届UABB既是展览,更是城市场所的营造实践。展览场所的规划设计与建筑建造同展览的策划与组织几乎同步进行,从而借由策展理念的渗透,为所在场域的规划与建设带来新的想法与方法。
) V7 b  d  I, O3 J! a  p第九届UABB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 S( {' w" z# ^2 ?  x

" e& A& h! }4 v" @1 R* o/ `0 `/ K* A7 A此次的主展场粤海城·金啤坊号称是深圳首例将拆除重建与综合整治模式融为一体的保护性复合式旧工业区更新项目。对于年仅43岁的深圳市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享誉广东省的金威啤酒已经算是这里的老品牌了。位于深圳初立特区时的中心片区——罗湖区,原金威啤酒厂厂址中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了本届UABB的主展场。负责建筑设计的都市实践是过去二十余年间深圳城市面貌的重要描画者,他们也自豪地将此次金啤坊的改造称作“深圳当代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创新之举,同时也成为了此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第‘零号作品’。”2 I- j* w4 o; B4 {9 \
以红砖为主要建筑元素,修缮一新的主入口外墙并未把整片建筑包裹在内,而是形成了游廊式的伴随性的空间立面。从水塔到酿造车间,原本独立的厂房建筑仍保留着各自的独立体块,室内外空间之间亦保留着开敞的联动性。筒仓的改造观感让人联想到2013年UABB主展场广东浮法玻璃厂(现价值工厂)的筒仓,以及2015年UABB大成面粉厂的筒仓,不过其与周边建筑和街区的连结相较而言更为紧密,动线更四通八达、灵动自如。访客穿行于展场,总能时不时来到户外的露台、游廊、阳台和阶梯,视线开阔地观察周边的公共区域、建筑与街区。2 J5 M8 ^" b6 Z- E
这种连接感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亲近感对笔者而言几乎是惊喜,或许也是因为相对而言,往届的展场位置较为偏远,总感觉跟周边社区较为割裂;而金啤坊就位于深圳老中心罗湖区的布心片区,周边环布着住宅区,生活与商业气息都较浓厚;尽管一如金威啤酒厂,周边不少区域也沦为了大型的施工现场,又或已动迁完成、面临着拆除新建的命运。  Z: |# `  x5 [8 d3 ~9 h1 g4 A+ [
照片画面左侧的工业遗址改造展区与右侧的拆除新建天河城商场只隔着一条绿化带
8 g0 K1 v( W& i* L
6 O' @) o3 G# C1 I篇幅所限,本文无意尽数如此大规模展览的所有板块和作品,而将重点介绍计划保留三年的常设展“即地制造”。这一标题源自都市实践的规划提案,其中围绕罗湖和金威啤酒厂历史溯源的板块“制造时代”位于D5栋一层大台阶区域,是整场展览中唯一能集中了解金威啤酒厂及其所在罗湖区近年历史沿革与人文风貌的展区。该展区由独立策展人冯宇策划,他邀请了包括一树Arbre、握手302在内共四组创作团队,呈现了不同视角下对金威啤酒厂厂区、布心片区、罗湖区甚至深圳这座城市过往的重访。
$ {6 u1 M+ @: B: X" L! c接受了委托创作的邀请,位于四十年园岭社区的独立艺术空间“一树Arbre”以《关于罗湖的集体漂流》为题,将楼梯底部不起眼的三角区域填充满鲜活的记忆触感。在此展出的仿霓虹灯LED装置是对早期综合娱乐消费场“为食欢乐城”招牌的模仿,一旁循环播映的三件影像作品,则召唤出一群九零后创作者眼中的罗湖青春。- t0 O* U$ U1 G! {& i0 b
《关于罗湖的集体漂流》展区内,赖雨青的“为食欢乐城”仿霓虹灯LED装置就挨着老照片、历史介绍文本与影像装置( g/ o: Q$ Y3 y- x
8 E4 _6 G% c% J% V; \
赖雨青的《金鱼仔》以温柔的女声嗓音絮絮念着粤语旁白,穿得像条黄金金鱼的艺术家在晃动嘈杂的手持录像画面中重访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罗湖记忆。在海鸣威“谁能怪我总是太感性”的粤语歌声中(《我的回忆不是我的》),名叫蔡嘉诚的访谈嘉宾讲述着小时候和同学“经过那一片有小小丁香花味的草丛”的回忆,长大后的他还买到过一款跟那个丁香花味很像的香水。他说:“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没那么喜欢新的东西,反而比较钟意旧的东西”,这时画面里他的面前是个头朝下已经融化了一点的麦当劳甜筒。5 {$ _/ z; w! U+ ~. E
如果说这部12分钟在老式CRT监视器中播放的短片是以种种感性细节拼贴而成的罗湖罗曼史,那么廖玮婧和刘佳欣的双人组kuso kids模仿千禧年后美食节目录制的《啰哩啰嗦为食神》则描画了罗湖的老美食地图,虽说美味程度鱼龙混杂,但十几年屹立不倒的老餐厅总还能提供满满的怀旧气息。而史慧琳的科幻风格混合地产PPT的预告片《40 年后,你在哪里?》则以城市开发商的话术、素材库图像揉以二次元画风,勾勒出她眼中的罗湖未来图景。透过这些散发着古早味的影像,原本对笔者而言陌生的罗湖,好像流露出了些许带点无厘头却不乏脉脉温情的香气。一树Arbre还在展期间组织了漂流工作坊,邀请公众参与,用镜头拍下自己眼中的布心社区,编辑成一册photo zine。  m' {- c, ^% o7 m4 U  K; N: g
廖玮婧和刘佳欣的双人组kuso kids模仿千禧年后美食节目而录制的《啰哩啰嗦为食神》0 F9 T, e$ k9 I! a$ h
/ L8 n( R2 p0 W7 W9 Q
《啰哩啰嗦为食神》里珍藏罗湖老美食地图0 D+ L3 G1 f6 V$ u$ v6 }' y

9 _$ k4 T4 d8 S# H作为“即地制造”的一部分,挪挪的一组六件墙面装置《原厂重现》将料仓、水塔、发酵罐、过滤池、清酒罐等六个位置的老照片和介绍档案以导视牌的形式在对应位置重现,成为提示历史的记忆锚点。
1 h8 b' b0 j$ h5 c8 E& L) V3 C. Y( w0 t4 c1 s0 |
同样关注城市街头文化并乐于把话筒递给路人的握手302,在“即地制造”的参展项目《“老特区”的消费文化——东门走读活动》除组织城市行走的实地活动外,还展出了一系列“问题卡片”,观众填好之后可以留在现场展示。这些提问及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的形式运用了人类学的工作方法,激发访客超越展场空间去思考所在地方的发展与变迁脉络。握手302的工作始于2010年,缘起于创办人、人类学家马立安(Mary Ann O'Donnell)对白石洲这一深圳典型城中村的关注与研究,并已参展过多届UABB。
/ N" F2 V* [: A$ w握手302的参展项目中观众填写的部分问题卡片:“你自己有没有去过哪个地方的老商业区,你认为商业区和购物中心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这种区别有什么启发?”“你对个体户、三无人员、流动人口、老板娘、公关小姐等词语有什么印象?历史中,这些带着不同身份的人们对深圳的商业文化有什么贡献?”“深圳的发展与消费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关系。你自己的印象里,消费是生活中的什么样的活动?它有多少不同的含义?”/ m" I7 {: E; g  S+ V, u
1 F8 w6 {" d0 F1 S5 r. Y$ ?
“即地制造”的又一展项“公益城市 合意未来”,以典型的UABB式信息图像展板罗列出多组城市更新案例,介绍了15分钟生活圈、场所营造、社群运营、公众参与、地方网络建构等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并设有一个游戏桌面供访客互动。4 o2 y5 u9 m1 t/ H9 f( F$ x2 ?
1 A, q6 C5 r! i$ i" n9 o( Y8 g
此外,展览中还有不少展项以简明的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比较容易理解和进入。比如由电影制作人塞巴斯蒂安•齐格勒(Sebastian Ziegler)拍摄的纪录短片讲述了博格索尔•斯文森(Borgþór Sveinsson)的故事:在冰岛偏远乡村的小木屋里过冬的隐士寻找公牛鱼——一个仅存在于地球上特定几个地方的物种。影片捕捉了斯文森打扮成牦牛的样子,头发和毛衣上挂着一些五颜六色的闪光小装饰,以期吸引湖面冰层下公牛鱼的注意。这种试图找寻与另一物种的共同点,甚至装扮自己以吸引其注意的姿态,恰是多物种合作所需态度的一个完美案例。: j! {+ ^* `9 Q
Borgþór Sveinsson截帧,图片来自艺术家官网6 d; K4 f7 Y1 D5 Y. q9 d5 t

+ w6 p" L/ m% V' ?这件作品与“物灵之旅”相关展区的其他项目,介绍了旨在捍卫所有生命利益的Zoöp——一种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合作的组织模式,并邀请观者思考“如何考量非人类生命部分的利益?”,紧扣本届UABB的主题“城市生息”。
7 p" l, Y  w  t4 l" B由于疫情影响,原应于2021年举办的第九届UABB延到了2022年,因而与上一届相距三年,也正好是疫情起伏的这三年。虽说整体片区改造与商业规划多年前就已启动,但相关建设施工还有策展组织工作整体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即便以深圳速度,仍然是赶工到开幕前夜的节奏。保障开幕时能把所有作品开起来只是第一步,展期间的维保工作与常设展“即地制造”长达三年的持续运营也将面临着种种可想而知的挑战。8 Q6 @7 O/ {" k! t5 n! s9 O
作为展与场的结合体,UABB主展毕竟仅有短短三个月,而在那之后,金啤坊将会迎来不同的租户、店铺以及或许意想不到的新业态空间。抛开看展的压力,金啤坊内已开业的商家“老爷鲜酿”结合展场室内的工业遗存,配合鲜酿系统,营造出不错的饮酒谈天氛围。在翻阅完一旁展厅里由德国视觉文化出版社Gestalten联合宜家旗下创新实验室SPACE10编著的《理想城市:探索都市未来》(The Ideal City: Exploring Urban Futures),或站着看建筑师、影像艺术家利亚姆·杨(Liam Young)以好莱坞科幻大片式的画面呈现的《星球城市》(Planet City)感到腰酸背痛时,不妨来名为“逍遥居”的酒廊喝一杯沁凉的啤酒,犒劳一下看展辛苦的自己,也借此回味一番所在地的啤酒味。
3 I7 U" l+ j! A! W0 y4 o& }" x6 n(图/文  阿毛,资深艺术作者、译者)4 e( M2 o) d  E; ^% v
本周主题推荐
5 g" c' e; [! P0 }0 m7 o书|《向深圳学习》
  d& A, q  U9 n4 S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市荣誉市民马立安及其团队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著作。本书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的成长足迹。
/ o. A% v4 v5 p$ ?0 W. l9 e; q& U) D! N; [& J+ g
书|《深圳城市更新探索与实践》' F, I, k+ Y! p7 C- _1 w
本书从深圳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更新的阶段演进、总体成效及典型案例以及城市更新规划、政策、实施机制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深圳城市更新的相关探索与实践。
2 M1 c- l6 l7 o, j
; _1 A; G) @$ {2 N+ H/ y; V书|《深圳自然笔记》( h& k; M. }, v- f; |3 d
作者耗费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通过本书与大家一起发现和分享深圳的自然生态之美,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分享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感受。
$ m5 R3 ?% L+ C* L5 c4 P; R
& }) v4 K6 o4 s! V, D: t5 q: t" \书|《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5 `, x  w7 w$ |( b# w5 G% R2 ^! K
本书以深圳城中村的空间为研究切入点,多角度地综合分析了深圳传统村落向城中村演变的过程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社区全面发展的对策以及城中村与城市空间整合的设计理论和应用方法。2 R) T% G1 h5 T$ l: Y8 S) W

1 P. r1 Z7 u8 Q8 X- A书 |《深圳眩晕》
$ J1 s, |+ u: T深圳的艺术发展,当然也没有逃离它所建构的速度模型。外包、速生、复制、航空港,以及这本书当中所探讨的“大芬村后遗症”,都是它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行动实践中呈现出的特征和症候。本书从一个观察者的立场、更加重视地方的视角,希望在一个“特别城市”的模式主导下的深圳,为此时此地的行动和现场提供风干的档案,为“深圳眩晕”释义和立传。
2 h  a6 ^( ?/ n. m, t, f
; Z( B& Q  U* E. l  H线下活动推荐! \1 p4 U. p7 t3 J! ^
上海·展览|今年烟花特别多9 z# e7 ?  V4 [
详情请关注要空间微信公众号
2 v8 }( z, p. Y/ G% f& O
5 P+ y5 n% D1 A; m, L上海·分享|邮票中的电影记忆——中外电影邮票展: J0 y# b% o+ w* g, T8 k% d
详情请关注永乐汇322微信公众号
" E! i4 m* d4 X% F3 C
+ [% B9 Z- H, W# W广州·展览|Open Group:我们在你之中
' r( {: J6 @* H% H0 W2 w  k详情请关注WONG BIN ZAAM微信公众号& ]% b$ u( Y$ R8 m

# T+ d- |9 \3 Y& `$ r7 r厦门·展览|侯莹×谭平 HOU YING & TAN PING 双人展3 \4 i: @+ ]8 j+ J: u( n! P
详情请关注TCCA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公众号微信
2 k! X/ M' e3 V. Z9 u" l* ^/ Z4 l: N8 L0 {# m  V( F* x$ ?; q, |& i
全国多地·招募|元自然:关于自然生境的联合驻留
9 W: b( p' }4 ~) K( m. Y- L详情请关注方志小说微信公众号
5 {+ ?# m, b( @5 b! O9 Y9 y# Z) L1 g$ k: ?1 u6 l5 b7 @
线上活动推荐; G* P0 M4 F1 B8 h8 g
线上讲座︱孙旭:攀岩中的人类学:身心三重与极限过程
+ Y- m0 W  i& N1 N详情请关注LA STORIES微信公众号
. W3 I" p3 K9 b. j  x# Z/ ^5 @& W' Q" D/ _& `7 B7 K
线上讲座联匾——金陵城南门脸8 W0 Q  c& |8 R; [2 E6 E6 t4 k
详情请关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8 w* `4 z' h: @! Z6 i4 s' L) r& j8 \" z! }
线上活动|「说吧,记忆!」:家族口述历史打卡计划正式启动
9 R' x, N1 L5 ?  p( g6 z; z0 E6 h/ `详情请关注茉莉留声机微信公众号
* u  ?6 C8 {- @* x, d, g3 c
/ _/ @2 C# `( y/ v线上讲座|俄罗斯思想史中的大地线索刍议
5 Q2 O! Q2 T! x4 `7 |0 j详情请关注知道Noscens微信公众号7 }5 d1 q: R4 ?

) n' {5 F  c, V/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6 01:14 , Processed in 0.0373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