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位于清新区龙颈镇龙北村委会的中宿居,城乡面貌处处新。村前屋后是乡村振兴风貌带建设带来焕然一新的青瓦白墙,龙舟竞渡壁画栩栩如生。
# f5 O7 h. p& ]龙颈镇,作为滨江地区的南大门,是清新区管辖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镇,在地理位置、土地储备、生态资源、历史及红色文化方面颇具优势,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尤为迫切解决的问题。龙颈镇大力发扬赛龙夺锦精神,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难点、堵点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争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新的更大成绩。% r% }# d, O1 O" }/ X
补齐短板▶▷3 S: ]/ t. T# i: e+ z
支撑工业实现大突破5 K7 t" U' T7 n( ~$ E9 y5 V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走进新一派建材,数码喷墨打印釉面仿古砖生产线升级改造如火如荼,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奏出节奏强劲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乐章。
1 l8 _8 j: x. @! b( t; l2 o; n龙颈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发挥自身优势,盘活镇域资源,全力抓基础、上项目,抓服务、建平台、促招商、增效益,不断做强融合发展主引擎。
# t/ c. f, v8 M5 E! a: u一方面,龙颈念好“引”字诀,大力推动“腾笼换鸟”,提高土地“含金量”。计划收储龙东村委会约600亩原村民留成用地,用于扩建广龙汽车产业园。推动原美实家具厂连片共1300亩收储,同步考察优质企业,推动形成定制家居集群、汽车零部件集群或新材料集群优势。推动美邦陶瓷厂工改工作,以新材料为定位,通过园区改造、招商孵化,有效盘活低效用地。
& @, F" i% l7 t7 N1 \% `另一方面,龙颈写好“优”文章,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截至2022年12月,全镇共有华润风电(清远清新)、富兴体育、华业再生资源、强标陶瓷等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达标排放、标准运输、有序生产基础上,龙颈镇引导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升级改造,促进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和档次提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往高精尖方向迈进。其中,新一派建材正在进行数码喷墨打印釉面仿古砖生产线升级改造,新金山陶瓷完成三号窑改建抛釉砖技术改造,正在进行大岩板生产线高效自动化升级技术改造和四号窑炉技术改造。
4 T) @6 ~: R) q& ?5 U7 K% V, Q做强长板▶▷* p1 @; p6 Y9 x3 j* D+ M9 c
增强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v3 x+ I0 f r$ \. y$ B
通过新引进的全自动保洁蛋生产线,设备可自动完成对鸡蛋的称重、方向调整、清洗和包装。每年,约有6570万枚、4106吨鲜鸡蛋从军营弘益蛋鸡养殖基地生产,通过龙颈镇“一高两国三县”的便捷交通路网运往大湾区,不断丰富群众菜篮子。
9 D, z7 Q7 U- u, b1 w8 z- i龙颈镇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新型农业发展。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基地,继续培育“一村一品”项目。在成功申报实施8个“一村一品”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又将车头北楼嵩茶、佛市龙潭山茶叶、河东木古营茶、共和清心一号茶叶纳入“一村一品”项目库,并成功引资打造了车头嵩茶基地、立坑油茶基地、红立百香果基地、立坑红肉蜜柚基地、石崇钟家生态茶基地、迳口芦笋基地、河洞山苏基地、头巾香瓜基地、共和英德红茶基地、军营弘益蛋鸡养殖基地10个较大规模种植基地。
% A: j' M, b+ k/ [% }0 S# ?8 j; K7 k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就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龙颈镇全力促进新型农业发展,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营之路。截至当前,全镇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家庭农场43个,其中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家庭农场2个,并顺利推进南冲白石种鸡场打造为该镇养殖小区,传统概念中“脏乱差”的养殖行业通过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步调稳健走上了高效生态养殖的发展新路径。& _5 Y) V: W$ H) p3 t, m
厚植优势▶▷5 j' ~) ~9 I6 C' J4 o0 H4 m6 _4 r
打造“旅游+”特色名片
# L$ N2 \ x: g, v. \凤塱古围村是广东省内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103座;石坎陶瓷有着超过300年的历史,是广东省陶瓷专业镇之一;辖内200多条自然村是革命老区,拥有27处红色革命遗址;龙颈镇的龙舟文化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时至今日,龙舟比赛氛围依然浓厚,全镇仍保留有30多艘手工打造的百年木龙舟,见证着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龙舟精神历久弥坚。3 ?6 a* |8 p; b) y {8 g' t( J
凤塱古围村。 |+ c, q5 c' n6 C# F2 X9 J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红色、历史等资源,近年来,龙颈镇深度挖掘本地资源,整合资源要素,打造“旅游+”名片,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当前正积极推进镇旅游驿站建设及其配套工程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建成后将包含餐饮区、休息区、农产品展示区、服务咨询台等功能分区,作为全镇公共旅游服务“中枢”,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餐饮服务、特产购买、观赏合影、交通换乘等综合服务。同时,以项目招引落地为抓手,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新形式。龙颈镇全面加快推进窝兰山居养生谷项目、珠珠峡项目、鸟鸣谷项目等旅游项目落地建设。目前,投资2.8亿元的窝兰山居养生谷项目已经完成项目道路铺设、项目场地平整改造,正在进行园林绿化工作;投资2亿元的珠珠峡项目正在进行五指毛桃园种植建设工作。
( `: W2 L+ O& o■新闻侧写+ a3 r1 q) g, m7 Q
乡贤返乡创业带旺乡村旅游
6 H. m" g0 I2 k Q樟木的清香扑面而来,站在客房的落地窗前,青山绿水尽收眼底。这里原本是一栋旧仓库,是乡村振兴的东风、是乡贤干事创业的决心,让旧民房成了龙颈镇头巾姨坑美食村的“打卡”式地标。0 S) {. y8 C# W; M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龙颈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积极引导乡贤返乡创业,加快促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回流,掀起新一轮的乡贤返乡创业热潮。头巾村的村民卢冠科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一员。他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独辟蹊径,开创了个人事业发展的一片全新天地。
, H! `, }2 u0 n- o0 w通过设计改建,卢冠科把一栋三层民房和一间仓库装点成姨坑美食村民宿,不仅配套有泳池、烧烤场、餐厅等,还与周边的山水环境相互融合,卢冠科说,希望结合乡村特色,搭配竹木等原材料,带给游客最亲切的家的感觉。, `& L+ `- n0 G$ X# G
2021年,该特色民宿接待游客达7万人次。卢冠科的成功带给当地其他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极大信心。目前,姨坑片区有16家农家乐和2家民宿,去年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带动村民就业约100人。
2 {+ m0 t9 _: e+ f1 f( c! L头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时辉介绍,姨坑美食村在周边已经小有名气,但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仍须进一步谋划。2021年12月,各农家乐和民宿的经营者筹集了7万多元,对进村道路进行改造,拓宽了道路,规范了指示牌,并建设了牌坊。现计划成立姨坑美食协会,规范经营,保质保量,擦亮品牌,扩大知名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将吸引更多的乡贤、村民回乡创业,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推进。
# Y4 J# `6 n. a3 Y) ]7 U4 _【记者】贺欢7 D ^/ t5 }3 v4 Z* X: O* D- r
【通讯员】江绮雯( c/ r8 N6 W2 ?! O% W
【作者】 贺欢- p* ^3 r! r. T& B. y9 ?5 S J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